春風十里,不及你眼中的春意。我在古詩詞中,探尋春天的秘密!
來源: 網站管理員 發布時間: 2025-03-05 20:27:39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春天是詩人們反復吟詠的對象。他們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春日的美景,也借春景表達著豐富的情感。如今,在這個季節,我踏遍山川湖海,只為探尋春天的信息。每一朵花的綻放,每一片葉的嫩綠,都在訴說著春天的秘密。而我,只想將這份美好,與你分享。
春風十里,皆是春光;而你眼中的春意,卻讓我沉醉。在古詩詞的海洋里,我探尋著春天的信息,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在訴說著春天的秘密。
探春吟
宋-邵雍
草色依稀綠,花稍隱約紅。
一般難道說,如醉在心中。
詩人以簡潔而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色,抒發了詩人在探春過程中內心的沉醉與喜悅之情,展現出詩人對大自然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
探春
宋-楊萬里
五日才能一日來,眼生方覺有春回。
向來日日頻來探,只道園花不肯開。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的期盼和驚喜,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情。詩人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忙碌或不細心,而錯過了生活中的美好。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發現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探春
宋-黃庶
雪里猶能醉落梅,好營杯具待春來。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
詩人通過對冬日雪景、落梅以及對春天的想象,展現出詩人對春天的熱切期盼與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大自然神奇創造力的驚嘆。
和君錫雪后招探春 其一
宋-司馬光
莫嫌微雪壓梅芽,已有歸鴻泊浦沙。
天上詔來難久駐,直須早看洛陽花。
詩人以雪后為背景,借景抒情,傳達出對春天即將到來的期待,以及對友人邀約探春的積極回應。
探春
宋-鄭獬
雪后清風特地斜,柳條疏瘦未藏鴉。
與君試去探春信,看到梅花第幾花。
詩人以雪后為背景,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一同探尋春天蹤跡的情景,充滿了生活的情趣與對春天的期待。
浪淘沙·探春
宋-蘇軾
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墻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初春,當時蘇軾赴杭州任通判。詞中通過對初春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
蘇軾的這首《浪淘沙·探春》不僅展現了初春的美景,更通過細膩的筆觸傳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詞作。
探春令·其一·尋春
宋-趙長卿
新元才過,漸融和氣,先到簾幃。
謾閑繞、柳徑花蹊里。探看試、春來未。
年時曾把春拋棄。與春光陪淚。
待今春、日日花前沉醉。款細偎紅翠。
這首詞以新年為背景,描繪了詞人探尋春天的過程,以及對過往辜負春光的追悔,表達出對春天的熱愛和珍惜當下美好時光的情感。
探春
金-趙承元
冰底流泉匹練飛,曲塵著柳不禁吹。
杖藜恰到春生處,已有人家插酒旗。
趙承元是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的狀元,曾任職曹王府。他以疏俊少檢著稱,雖才華橫溢,但因品行不端而被貶廢。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探春過程中所見的初春景象,從自然景觀到人間煙火,展現出春天悄然降臨的美好與生機。
探春
元-劉因
道邊殘雪護頹墻,墻外柔絲露淺黃。
春色雖微已堪惜,輕寒休近柳梢傍。
劉因(1249—1293),字夢吉,號靜修,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他自幼聰慧,3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才華橫溢。
這首詩通過描寫道邊殘雪與墻外柳樹的景象,細膩地展現了早春時節的獨特韻味,抒發了詩人對早春景色的憐惜與呵護之情。
探春二首 其一
元-王寂
和氣融融散薄原,東風應已入東門。
弄晴野鵲翻高樹,趁暖家雞啄破垣。
淺綠未生挑菜渚,嫩黃先報探花村。
安排詩酒相追逐,聊慰天涯倦客魂。
王寂(1128—1194),字元老,號拙軒,是金代著名文學家。他工詩文,詩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暢,著有《拙軒集》。
這首詩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春日畫卷,生動地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飽含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與對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