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輛5.2米長的全尺寸SUV能在狹窄巷道靈活轉向,當MPV車型輕松攀爬60%的極限陡坡,當AEB緊急剎停時速突破160公里,這顯然是車企在秀肌肉。
不過,這次不是國外品牌,而是自主品牌。嵐圖最近發布了名為“天元智架”的L3級智能架構,不僅揭開了華系車技術儲備的冰山一角,更展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定標準”的驚人蛻變。
在多數廠商聚焦于屏幕尺寸、語音交互等顯性配置時,嵐圖選擇潛入更深的技術水域。這次發布的“天元智架”的L3級智能架構,內容很豐富,我們也做了相應的拓撲圖。
一、冰箱彩電大沙發是剛需,但是電機、底盤才硬核
首先是青云L3級智能安全行駛平臺,革新了傳統造車技藝。它把傳統底盤系統進化為“會思考的機械生命體”。同時,為了適應新平臺,也落地了許多優秀的技術,例如電機、電驅結構、線控轉向、線控制動、后輪轉向、主動懸架技術等等。
尤其突出的是,嵐圖完成了對“軸向磁通電機”的突破性應用,讓中國首次在驅動電機領域站上全球制高點。
這款體積比傳統電機小的“心臟”,爆發出680N·m的峰值扭矩。什么概念?嵐圖的MPV測試車在零下30度的極寒環境中,仍能完成半坡靜止起步的極限操作。
另外,線控技術的全面落地,取消機械連接的轉向和制動系統,讓信號傳輸速度提升至毫秒級,配合±10度的后輪轉向,5米長的MPV轉彎半徑比緊湊型轎車更小。大家發現,這種底層控制架構的創新,已經改變了傳統機械連接,全都裝上了數字化的“運動神經”。
二、智駕的“感知、決策、執行”全維度升級
在智能駕駛領域,華系車正從“功能追趕”轉向“標準定義”。別人還是L2.9999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嵐圖已經對外發布鯤鵬L3級智能安全駕駛系統,差異在哪里?
感知層面,700線激光雷達構建起“立體視覺”,能在100米外識別15厘米的障礙物,相當于在足球場另一端看清滾動的易拉罐。
決策層面,超1000TOPS的雙芯片算力,讓系統每秒可完成4000次環境建模。重點是,云端每天生成的百萬公里虛擬路況,使系統具備“老司機”般的場景應對能力。
雖然純視覺能降低成本,但是華系車多源感知的技術組合,能搭建起更可靠的安全冗余。
這些技術積累的成果直接體現在:160km/h的AEB剎停速度,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30%;暴雨天氣中,系統對模糊障礙物的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8%;甚至在爆胎等極端情況下,車輛能通過動力矢量分配維持穩定行駛。這些數字背后,都是可量化的安全保障,而不是一次次的冒險。
三、新車什么時候來到?
有朋友說,L3級是完全不一樣的層面,落地是一個問題。畢竟,交通責任從駕駛者到品牌車企的轉變。事實上,嵐圖已經與平安、太平洋等多家保險公司開啟合作,在2025年全面推出智駕險保障服務。
新車方面,嵐圖會在今年年內發布代號為“泰山”的車型。是一款全尺寸六座SUV。它搭載的就是嵐圖的鯤鵬L3級智能駕駛系統,以及上面提及的軸向磁通電機、主動懸架等技術。
除了以上這款車,嵐圖還會在2025上海車展上發布全新嵐圖FREE,該車融入了最新的華為智駕、鴻蒙座艙等。
四、深水區競爭:中國汽車的底氣與未來
嵐圖天元智架的發布,恰似向汽車行業投入的一枚深水炸彈,激蕩出三個層面的行業思考:技術儲備厚度決定市場話語權、技術革新帶來的安全問題以及技術輸入到模式輸出的變化。
回望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從引進生產線到自主研發高端平臺,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定標準,華系車的技術儲備已悄然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在這片技術深海中,這或許才是中國汽車工業最深層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