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記者從開陽經濟開發區獲悉,貴州安達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一季度迎來“開門紅”,產值達7億元,同比增長400%。
從黃磷到磷酸鐵、磷酸鐵鋰的產品升級,安達科技搭上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的快車,成功轉型集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電芯及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創新型企業,并于2023年成為全省首家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49項,注冊商標10個,形成年產磷酸鐵鋰15萬噸、磷酸鐵15萬噸的生產規模,是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企業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供應商。
上料、除渣、過濾、煅燒、裝填、打包……走進安達科技生產車間,各條自動化生產線全部拉滿生產,源源不斷的訂單讓企業“火力全開”。“在手訂單6200噸,4月份的生產計劃飽滿。我們堅持值班長每日巡檢制度,做到工藝、操作、安全無死角管理。”該公司生產主任工程師黃啟發表示,安達科技還將聚焦高壓室磷酸鐵鋰、補鋰劑等前沿技術加大研發投入,深化與頭部企業的合作,鞏固新能源產業鏈優勢。
企業產銷兩旺是貴陽市開陽縣全力奮戰首季“開門紅”的一個縮影。該縣將持續立足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核心承載區”的產業定位,圍繞基礎磷化工、精細磷化工和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三向發力”,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導產品的磷系新能源產業,全力建設千億級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