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智能化與機器人產業化雙重浪潮推動下,激光雷達作為L3+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正經歷從技術驗證到規模量產的關鍵拐點。
隨著高階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以及激光雷達成本的逐步下降,其逐漸成為自動駕駛感知系統中的核心硬件。2024年1-11月,激光雷達年裝機量首次突破130萬,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在這場"上車競賽"中,速騰聚創(RoboSense)以全年54.4萬臺的出貨量、16.5億元營收的亮眼成績單,展現出中國智造企業的強勁爆發力。這不僅印證其技術路線的市場認可度,更揭示出中國企業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的獨特競爭優勢。
營收同比增47.2%,從規模效應到技術迭代的盈利突圍
財報顯示,速騰聚創2024年全年總收入約16.5億元,以同比47.2%的增速,實現連續三年高速增長。
其中,來自ADAS的收入為13.35億元,用于機器人及其他的收入為2億元;來自解決方案的收入為9797萬元,來自服務及其他的收入為1719萬元。
銷量方面,激光雷達總銷量約54.4萬臺,同比大增約109.6%。
值得注意的是,速騰聚創2024年毛利為2.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364萬元增長200%;速騰聚創2024年毛利率為17.2%,較上年同期的毛利率8.4%提升了8.8個百分點。
其中,用于ADAS應用的激光雷達產品毛利率大幅提高,由2023年度的毛損率5.9%大幅改善至2024年度的毛利率13.4%。毛利率也逐季環比上升,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12.3%提升至四季度的22.1%。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兩大關鍵動能:
成本控制革命:速騰聚創通過自研MEMS芯片技術和高度集成化技術,實現在車規級激光雷達的規?;慨a;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已獲得80款車型的量產定點訂單,累計交付激光雷達超58萬臺,市場份額達到35%,規模效應顯著釋放。
技術溢價能力:全球首款“千線”超長距數字化激光雷達EM4的推出,將探測距離提升至300米以上,成功斬獲新勢力多款車型定點,并在海外市場拿下多家頭部車企訂單。
這種“降本+提價”的雙重策略,使得速騰聚創在在L2+取得車載激光雷達裝機量市占率第一的優異成績,并實現2024年虧損收窄至3.96億元,同比改善8.9%。
從車載雷達到機器人感知的全場景滲透
速騰聚創的野心不止于汽車領域。
2024年,其機器人業務收入達2億元,截止2024年12月31日,集團已為全球超2800家機器人及相關產業客戶提供產品及服務,并與宇樹、人形機器人(上海)等10余家人形機器人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這一布局的底層邏輯,是通過“感知硬件+AI算法”的閉環生態,搶占具身智能時代的核心入口。
硬件矩陣突破:2025年3月底,速騰聚創正式發布機器人視覺新品類ActiveCamera首款產品AC1,實現深度信息、圖像信息與運動姿態信息的多傳感器硬件級融合,并結合AI-Ready生態,提供一系列開發工具與開源算法,全面、高效賦能開發者。
1月初,速騰聚創發布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靈巧手Papert2.0,并引領推出新一代數字化激光雷達系列新品,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落地應用。
開發生態構建:通過“硬件開放+基礎模型開源”策略,吸引大量開發者接入AI-Ready平臺,為其提基礎軟件工具與開源算法,提升開發效率,縮短開發周期。從此移動機器人的開發邁入全新發展階段。
此外,速騰聚創仍將繼續發力機器人領域的耕耘。目前,2024年全年研發總投入約6.2億元,其中創新業務研發投入約2.5億元,約占全年研發費用的41.0%。該創新業務投入將主要聚焦于機器人與AI新興技術領域,包括機器人平臺與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等。
而且,邱純潮說,“在Robotaxi及無人配送領域,憑借性能領先的產品表現,集團已攬獲更多核心頭部客戶,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在具身智能領域,集團已確立清晰戰略,并陸續沉淀包括機器人視覺、靈巧手等在內的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的技術成果,形成顯著的技術生態位優勢。目前,集團已與包括宇樹在內的全球超過1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探索創新機器人領域的商業化落地應用模式。”
行業競合:激光雷達下半場的生存法則
回顧來看,在工業倉儲、商業運營、消費智能等領域,速騰聚創憑借卓越的產品與服務,贏得了眾多全球頭部客戶的定點合作。在工業倉儲板塊,集團與歐洲、北美企業達成批量定點合作,同時在無人配送領域,也成功吸引了市場上絕大多數行業客戶。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速騰聚創已為全球超2800家機器人及相關產業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及服務。進入2025年,公司與新興機器人產業伙伴的協同合作進一步提速,先后與CocoRobotics、白犀牛、酷哇機器人、易控智駕、新石器無人車、LionsBot等行業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推動機器人產業規模化商業應用的落地。
在具身智能等創新業務領域,速騰聚創憑借長期的技術布局,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成果,涵蓋機器人視覺、靈巧手等增量零部件及解決方案,在行業內構建起顯著的生態位優勢。
2025年3月底,速騰聚創正式推出機器人視覺新品類ActiveCamera的首款產品AC1。該產品實現了深度信息、圖像信息與運動姿態信息的多傳感器硬件級融合,并依托AI-Ready生態,提供豐富的開發工具與開源算法,為開發者提供全方位、高效的賦能支持。
1月初,速騰聚創發布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靈巧手Papert2.0,同時推出新一代數字化激光雷達系列新品,助力具身智能機器人加速進入實際應用場景。
此外,集團與全球超過10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包括宇樹、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以及海外知名具身機器人公司等,建立了穩固的戰略合作關系。
整體來看,速騰聚創的財報數據不僅展現了個體的成長軌跡,更折射出中國智造企業在智能硬件領域的進化邏輯:通過垂直整合突破技術封鎖,依托規模制造實現成本重構,在場景創新中開辟增量市場。
當全球激光雷達市場陷入"價格戰-虧損-收縮"的惡性循環時,中國企業正以"量產能力+技術儲備+生態構建"的三位一體模式,重塑產業價值鏈條。這種發展范式,或許能為整個硬科技行業提供寶貴的轉型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