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給電動車充電大約每度一塊四,現在只要四毛多,一次充電可以省下三四十塊呢。”3月28日11時許,來到廣州南沙環市西路多元超充站充電的網約車主張先生,為省下一筆充電費用喜笑顏開。當天南方電網經營區車網互動示范日活動的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一場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奔赴”正在上演。
全國首個六合一超充站啟用
3月27日-28日,廣東省電力負荷管理中心聯合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廣東電網能源投資公司牽頭組織廣東電動、特來電、中石化等全省9家行業龍頭企業共計1897個充電站參與響應,活動聚焦“智能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V2G)、邀約填谷充電”三大關鍵技術場景,全面驗證車網互動新技術在多場景下的應用,為新能源汽車與電網協同發展提供“廣東實踐新范式”。
啟動儀式所在的南沙環市西路超充站是全國首個“車網互動+超級快充+港車北上+電力鴻蒙+預先碳中和+自動充電”光儲充放一體化示范站,全國首創無人駕駛全流程自動充電,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旗艦超充站”和廣州首批“五星充電站”,站內配備了最高功率600千瓦的超充樁,實現“一秒充電不止一公里”的極致效率。充放電設備和技術的升級,為車網互動規模化推廣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雙向充放電破解電網峰谷難題
傳統電網像單行道——發電廠發電,用戶用電。但在車網互動新技術的驅動下,每臺新能源車都能成為“移動充電寶”。車網互動,簡單來說就是讓電動汽車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能在需要時將電能反向輸送給電網,相當于把車輛變成了“移動充電寶”。這種雙向充放電技術(V2G)不僅能幫助車主獲得收益,還能緩解用電高峰期的供電壓力,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廣東電網公司創新構建“技術+市場”雙輪驅動模式,以“車-樁-網”深度融合為抓手,推動新能源汽車從單純交通工具向“移動儲能單元”轉變。據南沙多元超充站運營方介紹,活動日期間,在“智能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V2G)、邀約填谷充電”三個時段,通過發放補貼或給予服務費調整政策,引導新能源車主的充放電行為從“隨機性”變為“有序性”。從后臺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三個時段的車網互動實測都起到了很好的調節效果。通過參與電網調峰填谷,可獲得補貼收益,實現了用戶、電網和充電運營商的三方共贏。數據顯示,全省活動期間為緩解夜間電動汽車充電負荷高峰,智能有序充電時段累計響應電量達36.4萬千瓦時,最大削峰34萬千瓦;針對午間光伏發電高峰引起的新能源消納難題,邀約填谷累計消納新能源34.4萬千瓦時,最大響應負荷達9.3萬千瓦,車網互動成效得到了有效驗證。
廣州入選國家試點城市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文,廣州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同時廣州供電局與廣汽集團牽頭項目“汽車+電網”雙鏈協同V2G“城市級標桿”成功入選國家首批V2G試點項目。
目前廣州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110萬輛,若10%車輛參與車網互動,日均可調節電量達330萬千瓦時,相當于33萬戶家庭一天用電量。開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廣州優勢明顯、基礎雄厚,而廣州的試點地位將推動其成為全國車網互動技術創新、產業協同和模式探索的標桿。廣州市工信局副局長王玉印表示,廣州將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鼓勵本地車企加強V2G車型研發和銷售,探索“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建設,推動V2G設施用戶、聚合商參與本地虛擬電廠建設運營,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車網融合互動示范區、全國標桿。
廣州供電局將在政府相關部門和廣東電網公司指導下,推動出臺“上網電價+需求響應+電力市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建立車網互動生態圈,共同推動設備標準、技術標準、市場標準制定,支持智慧能源、電力鴻蒙、無人駕駛等技術應用,助力廣州建設國際領先車網互動示范城市,為全國超大城市能源轉型提供“廣州方案”。
廣東也將進一步豐富車網互動應用場景,探索技術先進、模式清晰、可復制推廣的商業模式,以市場機制引導車網互動規模化發展,在今年年底前實現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初具成效,為全國提供可復制的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廣東樣本”,全力支持廣州打造國際領先的城市級車網互動“廣州范式”,全面支撐國家“雙碳”戰略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