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少車企開始公布2024年的財報,其中新勢力最為活躍。其中,要數小米、小鵬和零跑最為開心,而理想則有些“增收不增利”的狀態。
小米的財報發布后,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文稱:“史上最強年報”。
小米財報顯示,總收入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328億元。2024年研發投入241億元,同比增長25.9%。
其中,汽車業務,2024年交付新車136854臺,2025全年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臺;小米SU7 Ultra提前完成全年1萬臺銷量目標。
雖然造車業務虧損了62億元,但其全年的毛利率有18.5%,而且到了第四季度,小米汽車的毛利率已經達到了20.5%,單季度虧損7個億,可以看到虧損規模明顯在收窄,而且毛利率要比不少新勢力品牌要高。顯然規模效應已展現,供不應求的SU7立大功。
另一個小鵬汽車也有不錯的表現,同樣官方表示為最強年報。
2024全年,小鵬汽車總收入達408.7億元,按年上升33.2%;全年毛利率為14.3%,按年同比提升12.8個百分點。銷量方面,小鵬汽車全年汽車交付量達190,068輛,同比增長34.2%。
對于小鵬來說,得益于成本的控制,讓MONA M03熱銷的同時,還能獲得毛利率的大幅上漲。其中,Q4的汽車毛利率達到了10%,已經連續6個季度改善。
作為新勢力首個盈利的企業,理想汽車的財報還是頗受關注的。根據其發布的財報顯示,理想汽車2024年收入總額為1445億元,同比增長16.6%;凈利潤為80億元,同比減少31.9%。
理想汽車,2024年全年交付了500508輛汽車,同比增長33.1%。雖然銷量在增長,但利潤在下降,主要是毛利率下降了。理想汽車2024年全年的車輛毛利率為19.8%,而2023年為21.5%。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理想L9影響力在下降,而理想L6、L7等價格較低的車型熱銷造成的毛利率下降。
實際上,除了毛利率下降外,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了4.6%,達到了111億元;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也同比增加了25.2%,達到122億元,這些均為影響理想汽車利潤的地方。
僅從數據上看,對手們利潤都在增加,而作為最早實現盈利的理想來說,利潤卻沒有預期中的上漲,所以壓力還是有的。
第二個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為零跑汽車,人稱“小理想”。
根據零跑汽車發布的2024年年度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321.6億元,毛利率達8.4%,創歷史新高;全年交付達293724輛新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汽車2024年的毛利率為8.4%,較2023年的0.5%提升7.9個百分點。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為13.3%,依靠性價比“殺”出重圍的零跑,還能有如此高毛利率,超出了市場預期。
而且,零跑汽車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了盈利,其當季的凈利潤為0.8億元。根據,去年的數據,零跑汽車2025年毛利率指引為10%~11%,預計2025年全年盈利能順利轉正。
根據官方描述,零跑方面能實現扭虧為盈,主要是還是成本的控制得當。零跑在核心技術上的自研率超過60%,零件通用率更是高達80%以上。這種高自研率,以及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體系,讓零跑在成本控制上占據明顯優勢。
此外,零跑B10預售48小時內訂單就達到3.17萬臺,而且零跑B系列不僅瞄準國內的年輕人,還盯著海外的高利潤空間,其未來表現值得期待。零跑B10的火熱訂購給零跑的2025年來了個開門紅,也為未來提供了充足的底氣。
2025年伊始便已經有品牌倒下,嚴峻形勢一度被業內人士認為,接下來的行業淘汰賽會加速。從目前這些車企公布的成績來看,顯然行業洗牌后格局開始逐步展現。
那么在接下來的淘汰賽中各品牌能跑到多遠,又有哪些品牌會倒下呢,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