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旗下三家子公司同日被曝裁員,13700人飯碗不保,車圈再迎一波人事“地震”。
車東西3月12日消息,就在今天,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汽車品牌保時捷、斯柯達,和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子公司Cariad,都被曝光大規模裁員的消息。
▲大眾集團三家子公司曝出裁員消息
保時捷在今日發布聲明稱,計劃裁減約3900個職位,此次職位削減將在2029年前完成。其中,約1900個崗位將通過自然流動、限制招聘和自愿協議被削減。
▲保時捷公司
斯柯達也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計劃,這家隸屬于大眾集團的捷克汽車品牌目前擁有4.1萬名員工,此次裁員波及約8200名員工。
▲斯柯達公司
斯柯達CEO Klaus Zellmer表示,斯柯達選擇了相對溫和的自然減員方式來達成裁員目標,主要依靠員工正常退休、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簽等自然流動途徑,逐步實現團隊規模的縮減。
對于這兩家汽車品牌而言,自然減員的方式可以避免一次性支付高額的裁員賠償費用,也有助于減輕社會輿論壓力。
除了汽車業務外,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部門CARIAD也傳出了裁員的消息,計劃裁員1600人,CARIAD目前共有5900名員工,此次裁員將影響27%的員工,而軟件開發人員不包括在裁員之列。
以上種種都說明大眾汽車集團的日子不好過,“裁員”似乎成為近來籠罩在大眾汽車集團頭上的關鍵詞,并且現在這場風暴似乎還在蔓延。
01.
保時捷凈利潤跌超3成
稅后虧損超千億
綜合來看,保時捷、斯柯達、CARIAD大規模裁員的背后是沉重的業績壓力。
根據保時捷財報,保時捷2024年銷售收入約4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160億元),同比下降1.1%;凈利潤為3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84億元),比前一年下跌30.3%。交付量方面,保時捷2024年全球共售出31萬輛汽車,同比減少3%。
▲保時捷Taycan
對于銷量下跌,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表示,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保時捷在全球五個地區的四個地區創下了銷售記錄,包括歐洲、德國、北美以及海外和新興市場。但由于中國市場的持續挑戰,交付量相比上年略有下降。
▲保時捷2024年全球市場銷售情況
過去一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銷量嚴重下跌,達到了28%,全年累計交付僅5.69萬輛,占保時捷全球市場份額的18.31%,近五年來市場份額首次占比不到20%,巔峰時期達到過30%,中國市場也從保時捷全球第一大市場下降至第三。
并且,大眾汽車最大股東保時捷控股日前表示,由于其持有的歐洲最大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的股份減值,預計2024年稅后虧損將達到約2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72億元)。
保時捷控股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凈負債約為5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11億元)。
02.
歐洲神車在華銷量暴跌
較巔峰期下滑95%
相比保時捷,斯柯達的業績呈現增長態勢。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全年財報的統計口徑來看,斯柯達過去一年汽車銷售營收達到277.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196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達到23.0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2億元),同比增長30%。
▲大眾汽車集團財報透露斯柯達財務數據
而對于斯柯達來說,斯柯達全球銷量已經實現連續兩年增長,但在華的銷量一跌再跌。
斯柯達汽車官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斯柯達品牌全球銷量為92.66萬輛,同比增長6.9%。
▲斯柯達全球市場銷售情況
在其全球市場來看,德國是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一年賣車超18.7萬輛,在中歐、東歐、西歐等地區均實現銷量增長。
不過,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卻同歐洲形成強烈反差,2024年全年僅交付1.75萬輛,同比下滑23.1%。
▲斯柯達速派車型
要知道,斯柯達在華銷量巔峰期出現在2018年,一年賣了34.1萬輛,而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斯柯達全球份額最小的主要地區。
除此之外,隨著歐盟推行2035年境內禁止銷售燃油車的禁令,以燃油車型為主的斯柯達品牌或將受到沉重打擊,這或許也是其著手裁員的原因。
03.
大眾集團少賺近270億
德國狂降本中國重研發
子品牌表現不佳,也反映到了大眾汽車集團3月11日發布的2024年財報上。
2024財年,大眾汽車集團營業利潤同比下降15%,至19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09億元)。對此,大眾汽車集團方面表示,營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成本的大幅增加。
▲大眾汽車集團2024年財務數據
而由于金融服務業務的提振,大眾汽車去年的銷售收入略有增長,從322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55萬億元)上升至324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57萬億元)。
▲大眾汽車集團2024年財務數據
從交付量來看,2024財年大眾汽車集團全球交付量約為903萬輛,同比下降3.5%。
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2024年交付了293萬輛汽車,相比2023年的323萬輛減少了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交付量超22.4萬輛。
2024財年大眾汽車集團汽車部門的凈現金流為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95億元),低于上年同期。大眾汽車集團方面稱,主要因為高額投資及營業利潤的下降。
對于今年,該公司預計,大眾汽車集團2025年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5%,營業銷售回報率預計將在5.5%至6.5%之間。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預計2025年汽車業務部門的投資比例將在12%至13%之間,汽車業務的凈現金流預計將在20億至50億歐元之間(約合人民幣158億元至395億元之間)。
為了實現今年業績目標,大眾汽車集團的關鍵任務之一就是降本。
▲大眾汽車集團工廠
大眾汽車集團CFO阿諾•安特利茨透露,大眾汽車集團正處于中國和德國這兩個主要市場的深刻變革之中。
隨著在中國重新開始研發新車型,其在中國的盈利預計將下降至多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9億元)。
按照計劃,2025年至2027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推出約40款全新車型,其中超過半數為電動化產品;至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
▲大眾中國十點行動計劃
為了更好平衡業績,大眾汽車集團正在全球進行大規模成本削減,大眾集團計劃2030年前在德國裁員超過3.5萬人,以實現每年節省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9億元)人工成本,并推動奧迪、保時捷等子品牌實施成本控制,同時大規模裁員行動也在多個子公司開啟。
04.
結語:大眾集團持續經歷轉型陣痛
大眾汽車集團舉起裁員鐮刀是當下汽車行業變革的必然陣痛。
從全球裁員、關廠到旗下多個品牌歐洲收縮,大眾汽車集團嘗試開展了一系列降本措施,試圖在行業分化過程中重塑競爭優勢。
但至于其降本措施能否真正改善業績,還得看即將到來的新車戰隊的競爭力的打造,以及用戶最終買不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