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一,家長最大的感受就是“慌亂”。
學科多,孩子根本學不過來;作業多,動不動就寫到半夜;科目難,明明小學成績很好初中一落千丈......總之問題一大堆。

剛進入初中,孩子都需要一個適應期,但是如果孩子遲遲適應不了,一直手忙腳亂,這說明小學期間很多準備沒有做到位。
小學一二年級,別著急
千萬別讓孩子從一二年級就開始“題海”戰術,這個階段的學習內容非常簡單輕松,孩子只要跟住校內就一點兒問題都沒有。所以不要讓孩子天天刷題,也沒必要把孩子丟到補習班。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幾個好習慣。
- 1、運動習慣
長遠看,中考體育分數占比不低,但是如果等到初中再開始體育鍛煉會很難,因為孩子已經養成不愛運動的習慣,再加上學習忙和青春期的小叛逆,你再想讓動起來會很難。
所以小學務必要重視運動習慣的培養,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也為未來的中考體育輕松拿分打基礎。建議給孩子選一個他喜歡的運動項目,并且持久練下去,系統地提升孩子的體能和運動能力。
尤其是一二年級,孩子沒什么學習負擔,投入大量的時間在運動上特別值得。

- 2、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到了五六年級后就會發揮大作用。
五六年級開始學習難度增加,尤其是語文的閱讀理解需要孩子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孩子不喜歡閱讀,這個階段就開始感到吃力,很可能在五六年級被分化出來。
一二年級,要分配大量的時間在閱讀上,讓孩子海量閱讀,多讀書,多思考。

- 3、細微習慣的養成
從生活和學習的點滴中杜絕孩子磨蹭的壞習慣。做事快,有效率,有節奏,有規劃對后面的學習幫助很大。
鼓勵孩子學做計劃,然后按照自己的規劃安排學習和生活,養成懂規劃的好習慣。
教孩子學會聽課,快速寫作業,懂得如何預習復習等等,在這個時期,家長要重視好習慣的培養,一定要對孩子多一些耐心,慢慢來。

小學三四年級,穩步走
小學三四年級,孩子已經適應了小學生活,同時學習的難度開始逐步上升,孩子需要告別一二年級的放養階段,有節奏地開始進入到忙碌的學習中。
- 1、重視英語
不少地方都是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家長要把這個科目重視起來,不要滿足課內學習,而是要在課外加加餐。比如單詞的背誦,大量的閱讀,系統的學習等等。
英語是一個只要勤奮就能提高成績的科目,余下的小學四年,盡量拔高孩子的英語水平,到了初中孩子才能毫不費力。

- 2、重視書寫
對書寫的要求貫穿小學到高中。尤其到了初中后,電腦判卷對書寫要求是比較高的。小學階段務必重視書寫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保持字跡工整,卷面整潔。寫字筆畫清晰,結構合理,不求多漂亮,但是要讓老師看上去很舒服,很整齊。錯字不要涂成一團黑,根據本校老師的要求劃錯詞。
其次,答題要重視格式,尤其是數學題,務必嚴格按照格式答題,養成用草稿紙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