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起火,如利劍懸在車主頭上。
有責任的車企早已行動。吉利不僅牽頭制定“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且多項電池安全標準遠超國標。
本文出品 | 穹眼財經
安全是1,其他是0。沒有安全,一切創新歸零。
吉利不做“參數狂歡”,我們要對用戶的生命安全終身負責。
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淦家閱
電池安全,你可以相信吉利。
近來,電動車高速公路碰撞后爆燃事件,再次曝光電池安全問題事關重大。
對于電池安全,吉利不僅達到國標,甚至超標!甚至幾年前就已經前瞻性地超全球標準!
“安全和質量,在我這里就是底線,不會退讓。” 吉利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淦家閱強調,“汽車跟消費類產品在體驗上完全可以作比。但是安全上,手機如果宕機一次,大不了會重啟。車子宕機一次,對整個產品、對人的安全、對財產的安全將是非常嚴重。”
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只是吉利起步標準
沒有標準,吉利創造標準。
日前出臺的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背后,就有吉利的身影。工信部組織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正式發布,將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標準首次要求將電池熱失控后的安全防護能力從“著火、爆炸前5分鐘提供熱事件報警信號”,修改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報警),煙氣不對乘員造成傷害”。此舉,意味著中國動力電池安全進入“零容忍”時代。
該政策新增了電池底部撞擊測試,其中測試標準由吉利牽頭制定:比如,電池包承受直徑30mm撞擊頭以150J能量的3次撞擊后,需要達到“無泄漏、無外殼破裂、無起火或爆炸”現象,并需要滿足絕緣電阻要求。
嚴格的新標準出臺后,不少車企迅速商議技術提升、改造。但,幾年前吉利已經想到,并按照這一高標準進行研發,甚至生產。
早在2023年2月,吉利已對外公布新能源汽車底部碰撞測試標準,在行業里第一個做到了30公里時速拖底沖擊、20公里時速整車拖底,都無損傷的電動車,解決了電動車因“托底碰撞”帶來的電池損傷和安全事故。
高標準意味著高投入。吉利不卷低價競爭,而是卷用戶安全,卷全球高標準安全。淦家閱反復強調,“安全是吉利造車的第一優先級,對吉利而言,安全從來不是口號,而是深植于基因中的用戶承諾。”
吉利獨創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已經遠遠不止于“基礎安全標準”。神盾電池系統通過了全場景極限工況的100多項電池包級基礎測試,比國標多了80項。像模擬碰撞、機械沖擊、浸水安全、濕熱循環、鹽霧、熱擴散這6項,標準都高于國家標準;底部球擊、跌落、IP6X、IPX9K等,是吉利自加的“超分題”。
在新能源安全上,吉利拿到了不少中國甚至全球第一:
- 第一個加入IATF的亞洲車企,行業第一家完成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車企;
- 拿到國內第一張六維電安全001號證書;
- 拿到國內第一張新能源汽車電磁防輻射001號證書 ;
- 拿到國內第一張“新能源汽車混動系統可靠性認證”證書。
安全平權,全球五星安全
在安全超標這條路上,吉利很堅持。不僅安全參數領跑全球,還要 “安全平權”!即使10萬級吉利車型,也具備了百萬級豪車的電池安全。
淦家閱說,“安全,是新能源時代的基本人權。” 在吉利看來,安全不應是豪華品牌的專屬,而應是所有用戶的基本權益。吉利的電池安全技術普惠體現在三方面:
- 不區分車型價位,全系高標準安全
- 不讓用戶為安全溢價買單
- 推動行業從“合規”走向“超標防護”
吉利銀河品牌車型均搭載了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即使是10萬級的車型,安全防護也達到了百萬級。在全球,吉利銀河產品以“全球都安全、全球都五星”聞名,同時榮獲了Euro NCAP五星安全,以及ANCAP五星安全的最高評級。
4月9日,全球最權威的EuroNCAP(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最安全碰撞測試結果顯示:(海外版命名:吉利EX5)以145.4分的總分榮膺“五星安全”的最高評級,并拿下2025年度Euro NCAP中國品牌綜合成績第一! 據悉,在奧地利TECCON試驗室,吉利銀河成功挑戰50km/h正面中心柱碰的“超綱”難度試驗。通常,國標對正面中心柱碰沒有強制要求,行業里一般采用的測試標準是35km/h,但吉利銀河E5直接挑戰50km/h,撞擊能量相比35km/h提升了104% 。碰撞后,吉利銀河E5無論功能表現、車身結構、新能源安全、還是乘員保護等成績都優秀;乘員艙結構保持完整,電池包沒有漏液、冒煙、起火等情況,給乘員留出了寶貴的逃生機會……
4月10日ANCAP(澳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公布的最新一批新車碰撞測試顯示,吉利銀河E5以145.52分的總分,榮獲最高五星安全評級。
同樣挑戰高難度測試——最嚴苛的“電池針刺”試驗、“電池包海水腐蝕浸泡、三面跌落重擊、外部火燒”三大高于國標標準的電池包實驗。在電池針刺試驗里,選用直徑8mm、頂角45°的鋼針進行針刺,神盾電池被瞬間穿透后,靜置觀察24小時,沒起火、沒爆炸、沒冒煙,電壓穩定,測試全程最高溫度沒超過40℃。在電池包海水腐蝕浸泡試驗中,把電池包浸到深度1米、濃度為3.5%的氯化鈉溶液里,連續泡24小時,取出來靜置觀察2小時,沒有泄露、起火、爆炸等現象,絕緣電阻值測試結果遠大于國標要求。電池包三面跌落重擊測試,從2米高度,底面、左側面、右側面分別連續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靜置觀察2小時,電池包沒發生電解液泄露,也沒起火、爆炸,遠超國標要求的單次1米高度跌落。外部火燒試驗,直接燃燒105秒 + 間接燃燒90秒,遠超國標要求,靜置24小時后,電池包也沒起火、爆炸。
目前,吉利已有幾十余款車型獲得C-NCAP五星、中保研優秀、Euro NCAP五星等安全領域權威第三方評價最高評級。
吉利魔法:一邊平權,一邊業績增長
10萬級,享百萬豪車安全配置,這很考驗車企的成本控制力、智造、制造能力。
要安全,也要智能;要親民價,還要利潤增長,更考驗車企能力。
但,吉利偏偏做到了。2024年,吉利汽車2024年總收入2402億元,同比增長34%,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大增21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52%;全年總銷量217.7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2%,超預期完成了此前定的年銷量目標(200萬輛)。
這一方面源于精選產品,遵循打造“爆款”的原則。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曾表示,在產品定義的前期,我們開發的每一款產品都要求成為細分市場的標桿。
更重要的是打技術地基。在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淦家閱表示,“只有構建堅實的技術底座,才能為用戶創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體驗,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技術層面,吉利踐行“一網三體系”:不只是造車,而是搭建從制造到能源到服務的智能閉環生態。以新能源為例,吉利打造了神盾短刀電池、綜合效率達92.5%的吉利銀河的電驅、百公里綜合饋電油耗2L級的雷神EM-i超級電混、GEA原生新能源架構等,可以按照不同需求匹配到吉利旗下的多個品牌上,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單車成本。
繼電池安全后,吉利將樹立智能汽車安全的新標桿。
據悉,今年,吉利發布智能汽車全域安全白皮書,公開安全技術成果,重新定義智能汽車安全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