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LC作為BBA中的銷量擔當,再次迎來產品更新。從最新消息來看,2025款奔馳GLC配置已經浮出水面,雖然是年度改款,但這次升級確實有幾個 值得關注的亮點 。
先說結論: 對智能體驗有要求的,可以等等新款;預算有限想直接入手的,老款優惠力度大,可以考慮抄底。
外觀設計:穩定中求精進
新款GLC在外觀上基本延續了現款的設計風格,點陣式前臉中網依舊是標志性元素,兩側燈組銳利有型。細品一下會發現,導流槽內多了風刃設計,這個小細節不僅提升了視覺效果,還有利于優化氣動性能。
車身側面,那條斜向上的腰線配合低趴的車頭,讓整車姿態顯得動感十足。尾部的水滴形尾燈組設計與現款保持一致,但擴散器和后包圍的處理更為精致。尺寸方面,新車保持現款的4826/1890/1714mm長寬高不變,2977mm的軸距在同級別中算是夠用的水平。
內飾智能:這才是重頭戲
打開車門,內飾的變化不大,依舊是那套12.3英寸液晶儀表+11.9英寸中控屏的組合。 但核心升級點在于:全系換裝第三代MBUX車機系統,這可是跟新款E級和C級同款的尖端配置。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新款放棄了英偉達芯片, 升級到了高通驍龍8295座艙芯片 ,算力和流暢度會有質的提升。懂的都懂,這芯片在同級別車型中絕對是頂配水平,對于日常使用體驗提升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新款GLC全系標配了360°全景影像,這對于一臺中型SUV來說確實是良心之舉。此前減配的行車記錄儀被拉回,并且改為全系標配,同時支持透明底盤功能,這在城市通勤和越野場景都很實用。
動力系統:穩中有調整
動力方面,GLC繼續搭載那套經過市場驗證的2.0T+48V輕混系統,分為高低兩種調校:
低功率版本輸出150kW(204馬力),320N·m扭矩;高功率版本輸出190kW(258馬力),400N·m扭矩。與之匹配的依然是那臺可靠的9AT變速箱,全系標配全時四驅系統。
這套動力總成雖然不夠激進,但調校成熟、可靠性高,完全夠用 。經我多次實測,GLC的這套系統在日常駕駛中響應積極,油耗控制得當,輕混系統也能夠有效提升起步階段的扭矩輸出。
產品陣容:有取有舍
從曝光的信息來看, GLC 260L可能要取消7座版車型,僅GLC 300L保留五座和七座兩種布局 。這個調整挺有意思,說明奔馳對產品線在做精簡和聚焦。
配置方面, GLC 260L動感型新增360°全景影像和智能泊車系統 ,豪華型在此基礎上增加行車記錄儀,并升級到新款19寸輪轂。300L動感型同樣增加了行車記錄儀等配置。
市場表現:依舊是BBA中的銷冠
數據會說話。奔馳GLC 9月銷量達15926輛,在燃油中型SUV市場排第三,但在BBA三強中位列第一,比寶馬X3和奧迪Q5L要強不少。 這款車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強勁的市場表現,關鍵還是產品力足夠扎實 。
八戒有話說
從整體來看,2025款奔馳GLC的升級雖不算大刀闊斧,但在關鍵的智能座艙體驗上有明顯提升。 換裝高通8295芯片和第三代MBUX系統,這波操作確實有點東西 。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你對車機體驗要求高,且預算充足,可以等等2025款;如果你預算有限,且對智能座艙體驗要求不那么高,現款GLC的優惠力度不小,可以考慮抄底24款。
最后說一點:現在的豪華品牌也在積極布局電動化,但從文中提到的那款電動版GLC來看,奔馳在純電動領域還沒有找到最佳定位。 只是把燃油車命名套在電動車上,解決不了產品力的問題 。未來奔馳如何平衡燃油與電動產品線,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你們怎么看這次GLC的升級?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