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板塊在股市中成為焦點,其中比亞迪無疑是耀眼的明星,與之并肩的還有長城汽車、宇通客車、長安汽車及賽力斯等共十只個股,共同引領行業風潮。
緊隨汽車板塊之后,電子行業同樣吸引了眾多機構的目光,海光信息、佰維存儲、恒玄科技及順絡電子等七家公司備受青睞,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比亞迪,被譽為“迪王”,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同樣引人注目。近日,比亞迪宣布將以每股335.2港元的價格配售1.30億股新H股,籌資總額高達435億港元。這筆資金將用于推進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和智能化業務發展。此次配售獲得了全球眾多長線投資者、主權基金及中東戰略投資人的積極參與,充分顯示了國際資本對比亞迪長期發展的信心。
與此同時,一份由瑞銀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科技七姐妹:新工業革命領航者》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報告首次將比亞迪、華為、騰訊、阿里、字節跳動、寧德時代及京東七家公司列為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并預測它們將在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揮關鍵作用。特別是比亞迪與特斯拉,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兩大巨頭,兩者的發展軌跡截然不同。比亞迪2024年全球銷量達到427萬輛,位居汽車品牌全球銷量第四位。而特斯拉則因受限于美國的海外政策,近期在歐洲等地遭遇困境,股價也大幅下跌。
在智能化駕駛的新格局下,長城汽車采取了“去高精地圖,降智駕成本”的策略,其最新一代Coffee Pilot Ultra智駕系統實現了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全場景NOA能力。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十分亮眼,2025年2月實現海外銷售3.1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10.9%,海外銷售占比達到39.9%。
電子行業方面,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該領域的多家公司也獲得了機構的看好。據中國銀河發布的研報顯示,DeepSeek發布的開源模型引發了市場關注,其較低的訓練成本有望助推AI大模型的商業化進程。同時,隨著今年推理需求的快速增長,海光信息等公司備受推薦。恒玄科技等公司也因AI推動消費電子換機及相關終端硬件發展的前景而被看好。高端被動元件國產化進程的加速也使得三環集團、順絡電子等公司備受關注。
在科創板,逾百家集成電路企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業績答卷。其中,海光信息憑借其卓越的高端處理器設計能力、高效的產品迭代能力以及強大的行業引領能力,2024年度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超過50%,最近三年的營收復合增長率更是高達58.29%。而智能音頻SoC廠商恒玄科技同樣表現出色,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63億元,同比增長49.94%;歸母凈利潤為4.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71.7%。
佰維存儲作為業內最早布局存儲研發封測一體化的企業,其ePOP等代表性存儲產品具有低功耗、快響應、輕薄小巧等優勢,已進入多家知名企業的供應鏈體系。隨著AI應用的加速落地和AI商業模型的閉環,存力作為貫通上游算力設施和下游終端設備的重要部分,有望成為AI浪潮下半場的關鍵之一。因此,存儲模組廠商中的佰維存儲、德明利、江波龍等公司也備受機構關注。
在機構評級方面,本周海光信息和科銳國際兩家公司獲得了機構上調評級。其中,財信證券給予海光信息2025年30倍市銷率的估值,對應目標市值高達4262億元,上調評級至“買入”。而在本周機構評級的個股中,有21股的最新收盤價較機構預測目標價上漲空間超過30%,其中固態電池股贏合科技的上漲空間更是超過120%。天風證券最新評級報告首次授予贏合科技“買入”評級,最高目標價為4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