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商用車工廠。
東風汽車科技躍遷成果集中展示。
芯片DF30。
馬赫E10合1電驅動總成。
東風汽車第6000萬輛汽車下線暨全新嵐圖夢想家上市活動。
東方風起科技躍遷。
東風汽車全系車型。
春潮涌動,奮楫揚帆。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
從春天出發,我們滿懷希望與憧憬,喜迎全國兩會;從春天出發,湖北全省上下聚力支點建設,以飽滿的熱情、實干的作風,加速奔跑。
汽車產業,是撬動整體產業升級與競爭力躍升的關鍵杠桿,重要性不言而喻。
東風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面旗幟,是湖北、武漢汽車產業發展的亮麗名片。從1969年建廠至今,與時代同頻、與行業共振的東風汽車,已發展成為行業價值鏈最全、產品最齊全的企業,累計銷量已超過6000萬輛。
面對汽車行業的深刻變革,東風汽車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豐富的產品矩陣、完善的產業鏈布局,不斷突破自我,奏響自主品牌崛起的時代強音。
向改革要動力 持續升級品牌矩陣
3月1日,嵐圖汽車公布最新銷量數據:1至2月累計交付16022輛,2月銷量8013輛,同比增長152%;全新車型夢想家自上市以來,累計大定已突破65000臺,中國高端MPV,每賣3輛就有1輛嵐圖夢想家;
2月25日,東風本田S7在本田全球新能源標桿工廠正式下線,標志著東風本田新能源產品矩陣進一步拓展、電動化戰略持續深化;
2月19日,東風風神在成都與當地多家租賃公司達成戰略合作,現場簽約3000輛的訂單;
1月,東風汽車重卡銷量達7508輛,以22.3%的市場份額在重卡市場銷量榜登頂……
開局決定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奮戰2025年“開門紅”,東風汽車開足馬力,搶抓生產,旗下各品牌發展勢頭強勁,實現躍遷增長。
向轉型要增長質量,向改革要發展紅利。
回望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席卷全球,東風汽車發布“東方風起”計劃和科技創新“躍遷行動”,明確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
通過實施“轉型升級三年行動”,實施自主乘用車“躍遷行動”、新能源“躍動工程”、商用車“躍升工程”、零部件“躍創工程”等系列戰略部署,大力推進機制體制改革,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在新能源領域,東風汽車已經全面完成了新能源品牌、平臺、產品和關鍵資源的布局。其中,“東風猛士”品牌面向豪華電動越野市場,“東風嵐圖”品牌則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場,而“東風風神”“東風奕派”和“東風納米”等品牌則面向主流市場。
在智能化領域,東風汽車發布東風悅享智能品牌,并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和車路云一體化等方面同步推進。其中,全新一代“逍遙座艙”已經進入自主新能源車企的第一陣營,全場景智能越野座艙也實現了量產。
2025年,東風汽車將推出7款全新乘用車車型,和3款商用車新能源基礎車型,并加快科技成果上車,打造至少2款年銷過10萬輛的單品車型。
向創新要活力 搶占技術競爭“新高地”
產業變革加速,市場競爭加劇,技術創新成為競爭淘汰賽勝出的“王牌”。
3月1日,武漢經開區東風汽車研發總院內,東風汽車全球造型設計中心建設快馬加鞭,這里是東風乘用車、商用車等多元車型設計的孵化器,更是跨國界、跨時區造型團隊實現24小時不間斷設計的“神經中樞”,預計今年4月投用。
科技創新,一直是東風汽車的底色,更是底氣。
從建設全球創新中心,到建設全球造型設計中心、軟件研究院等,東風汽車在自主品牌研發投入中的占比始終穩定在8%左右。
從研發新能源汽車到探索智能駕駛,從升級高效動力系統到應用智能互聯技術,東風汽車不斷突破技術壁壘,連續3年獲得中國車企專利創新指數第一位。
在新能源領域,東風汽車在乘用車平臺技術領域形成了三大核心成果:MORA平臺、量子架構、DSMA三大模塊化電動平臺,賦能全系乘用車品牌。商用車“4.0模塊化平臺”T1平臺,打造模塊化、集成化、定制化的新一代新能源商用車產品。
在動力源領域,東風汽車重點打造了涵蓋電混、E電驅、全固態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等多種能源形式的新一代馬赫動力體系,滿足各種用車場景需要。東風自主研發的超級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7.06%,不斷刷新行業紀錄。東風商用車龍擎動力聚焦燃氣與燃油動力鏈技術創新及綠色能源應用,科技攻關成果顯著。
在電池領域,東風能量密度為350Wh/kg的固態電池中試線建設穩步推進,未來將加速自研下一代固態電池。“東風氫舟”已布局20-350千瓦燃料電池系列產品,1月15日新推出的單堆功率達400千瓦的電堆,是面向49噸重卡量身打造的核心競爭力產品,成為中國汽車自主燃料電池標桿。
面向智能化競爭的“下半場”,東風汽車同樣提速“狂奔”。
2月7日,東風汽車宣布,旗下猛士、嵐圖、風神、奕派、納米等自主品牌車型已成功“牽手”DeepSeek大模型。其中,嵐圖知音將成為全球汽車行業首個融合DeepSeek大模型的量產車型,猛士917成為首款搭載DeepSeek智能系統的豪華新能源越野車。
同時,東風汽車正加速形成端云一體、智能線控底盤、人工智能大模型、端到端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平臺,打造“三網融合”“五智一體”的“具身智能體”汽車,塑造未來汽車新形態。
東風汽車將實施科技躍遷3.0,通過構筑八大科技引擎,打造汽車具身智能體,以及全新一代天元電子電氣架構,以“國家隊”的實力全面帶動汽車產業鏈轉型升級,共創智能出行新征程。
向世界要舞臺 從“走出去”到“走上去”
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突破640萬輛大關,穩居全球首位。
“中國造”汽車馳騁全球,東風汽車也在加速從“走出去”到“走上去”,向世界遞出“中國智造”的新名片。
在荷蘭,東風汽車旗下電動車型DONGFENG BOX在1月份登頂電動車市場銷量榜首;在意大利,嵐圖品牌發布會首批100輛車上市即售罄;在西班牙,DONGFENG、VOYAH、MHERO三大品牌亮相;在德國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博覽會上,東風股份展示了最新研發的綠色智能車型。
放眼全球,東風汽車多點開花,品牌足跡已遍布歐洲、南美、中東、東南亞等戰略市場——
在乘用車領域,東風嵐圖已進入挪威、丹麥、荷蘭、德國、瑞士、意大利等10余個國家,并加快在中亞、中東、中南美等市場的布局;東風猛士已進入瑞士、西班牙、俄羅斯、迪拜等海外市場;DONGFENG BOX遠銷荷蘭、智利、新加坡、馬來西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東風汽車國際化的重要力量。
在商用車領域,東風汽車海外服務網絡已覆蓋歐洲、美洲、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東風GX、東風KX、東風VR等商品獲得海外客戶認可,東風輕中重卡產品憑借可靠的產品質量和優質服務,在歐洲、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出口量持續上揚。
數據顯示,2024年東風汽車海外出口汽車25萬輛,同比增長8.2%。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已完成海外適應性開發100余項產品,覆蓋歐洲、南美、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地區的100多個國家,海外銷售服務網絡覆蓋近百個國家。
“我簡直不敢相信它的操作性如此出色,動力如此強大!”捐贈二戰相冊的美國青年埃文·凱爾在體驗東風猛士917后這樣評價。如今,隨著智能化技術和新能源產品質量的提升,中國電動品牌已深得海外消費者青睞,科技領先形象、中高端產品定位逐漸深入人心。
2025年,東風汽車將以“國際化躍遷”戰略為契機,加快實施海外事業戰略性布局,加速推動從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做產業集群支撐 助力湖北競逐新賽道
車輪滾滾,引擎強勁。東風汽車主動融入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助力湖北汽車產業邁向新高度。
2024年,湖北汽車制造與服務產業突破萬億規模。新能源汽車,一路飛馳,在湖北汽車總產量中的占比從2022年的15.4%猛增至31.4%。全省每生產三輛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這一年,東風汽車第6000萬輛汽車下線;中國新能源汽車年度第1000萬輛達成活動在東風汽車舉行;東風本田在武漢建成本田全球首個純電智能工廠……
俯瞰荊楚大地,“武襄十隨”千里汽車走廊如同一條蜿蜒的巨龍,鑲嵌在湖北的版圖上,熠熠生輝。這條走廊以武漢為龍頭,襄陽、十堰、隨州等城市為重要節點,串聯起了一條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被譽為“中國車谷”的武漢經開區,擁有10家整車企業、14座整車工廠和千余家零部件企業,逐步構建起涵蓋動力系統、車身系統、底盤系統、智能座艙系統、電氣系統等的完整汽車產業鏈。
東風汽車,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鏈主”企業,構建了一個輻射全球的產業生態圈。
與華為、中移動共建的5G車路云系統覆蓋武漢660公里開放道路;聯合寧德時代打造120GWh動力電池產業園;牽頭組建車規級芯片創新聯合體,量產首顆國產高性能MCU芯片DF30;在固態電池、智能網聯、氫能生態等戰略領域,與航天科工等央企強強聯合,構建起“汽車+ICT+航天”的跨界創新體系。
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在湖北區域,東風汽車帶動2000余家零部件企業升級,形成半徑50公里的“兩小時供應鏈圈”;通過12個產業創新聯盟,東風汽車與300余家伙伴實現技術共享,推動產業鏈整體效能提升30%。
造車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拼的不只是體力,還有耐力。只有保持自身的節奏,方能打好這場持久戰。
東風汽車在第十次黨代會上提出了“三個躍遷、一個向新”的奮斗目標,即新能源躍遷、智能化躍遷、國際化躍遷,更好統籌事業發展和員工發展,把一個全新的東風推向前進。
會議提出,今后5年東風汽車將聚力實現三個躍遷,形成新的格局,加快建設綠色智能電動化的東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東風、源源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東風。
展望未來,東風汽車將以堅定的信念、持續的變革、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產品去迎接更多挑戰,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