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樓市“止跌回穩”信號持續釋放!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月70個大中城市中,**24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較上月增加1城,創近19個月新高。其中,南京、成都以0.7%的漲幅并列第一,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延續回暖態勢,但市場分化依然顯著。
數據亮點:一線堅挺,二線回暖,三線仍承壓
1. 一線城市“穩中有升”: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1%,上海、深圳分別漲0.6%和0.2%,北京微降0.4%,廣州持平。二手房價同樣領漲,上海、深圳環比均漲0.4%。
2. 二線城市“觸底反彈”:
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跌轉漲0.1%,為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南京、成都領跑,武漢、寧波等長三角城市緊隨其后,政策寬松和改善需求釋放成主因。
3. 三線城市“壓力未減”:
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0.2%,超六成城市房價仍在下跌。北海、丹東等地跌幅居前,去庫存仍是核心任務。
為何南京、成都成“黑馬”?
南京:經歷深度調整后,政策寬松疊加優質項目入市,改善需求集中釋放,房價連續兩月大漲。
成都:2024年二手房成交全國第一,“賣舊換新”催生需求;限購全面放開、春節促銷活動刺激市場熱度。
樓市分化的背后邏輯
1. 政策紅利傾斜: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政策寬松力度大(如降首付、優化公積金),購房門檻降低。
2. 供需關系逆轉: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和改善型房源供應增加,推動結構性漲價;三四線庫存高企,需求疲軟。
3. 經濟基本面支撐:2024年GDP增長5%,研發投入超歐盟,經濟復蘇為樓市托底。
未來趨勢:核心城市“小陽春”可期
專家預測,2025年政策環境將持續寬松,一線及強二線城市或迎“小陽春”,但三四線仍需以價換量。購房者可重點關注兩類城市:
抗跌型:上海、杭州、西安等經濟強市,房價韌性足;
調整型:南京、武漢等深度調整后反彈的二線省會,修復動力強。
購房者怎么辦?
剛需及改善群體:核心城市可擇機入場,政策利好窗口期仍在;
投資者:警惕三四線風險,優先選擇人口流入、產業集聚區域。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格局短期難改,但回暖信號已現。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買房邏輯正從“抄底”轉向“擇優”。你看好哪座城市?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