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表現(xiàn):股價逆勢翻倍,銷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5年2月27日,吉利汽車港股股價單日上漲3.58%,近三個月漲幅超138%,市值突破1759億港元。這一表現(xiàn)與2024年銷量“井噴”直接相關:全年銷量超217萬輛,同比大增32%,其中新能源車占比達52.9%,12月單月銷量突破11萬輛。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月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至26.7萬輛,同比激增24.9%,為股價注入強勁動能。
【核心驅動力:技術補短、全球化布局與管理層革新】
1. 技術短板全面補齊:2024年吉利發(fā)布雷神EMI超級混動、Flyme Auto車機系統(tǒng)、神盾短刀電池等核心技術,徹底解決混動效率、車機卡頓、電池安全等歷史問題,為產(chǎn)品競爭力“松綁”。
2. 全球化加速推進:海外銷售網(wǎng)絡覆蓋超40國,極氪品牌進入40+國際市場,2024年海外銷量占比提升至15%,成為新增長極。
3. 管理層年輕化改革:80后高管團隊主導的“銀河系列”銷量爆發(fā),2024年該系列占吉利總銷量比重超30%,推動品牌均價提升至15萬元區(qū)間。
【行業(yè)機遇與風險并存】
機遇:
· 新能源紅利釋放: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30%,吉利憑借混動技術(市占率TOP3)和純電品牌幾何、極氪,有望持續(xù)受益。
· 政策催化:2025年新能源車補貼延續(xù),疊加充電基建完善,進一步刺激需求。
風險:
· 高端化瓶頸:領克、極氪等品牌沖擊20萬元以上市場成效有限,2024年高端車型銷量占比不足10%。
· 競爭白熱化:比亞迪、特斯拉等巨頭擠壓市場份額,2024年吉利市占率較2020年下降4.2個百分點。
· 海外不確定性:地緣沖突、貿(mào)易壁壘可能影響吉利在俄羅斯、東南亞等市場的拓展。
【投資邏輯:預期差顯著,但需警惕波動】
機構預測吉利2025年凈利潤將達130億元(同比+60%),若按25倍PE估值,市值有望沖擊5500億港元(較當前翻倍)。但需注意:
· 短期股價已反映部分樂觀預期,需警惕銷量增速放緩或政策力度不及預期帶來的回調(diào)風險。
· 長期需觀察吉利在智能駕駛、海外高端市場的突破進度。
吉利正從“銷量追趕者”向“技術引領者”轉型,其股價的“三年三倍”猜想能否成真,取決于新能源滲透率、全球化成效及品牌高端化進展。投資者宜密切關注2025年Q1財報與海外市場動態(tài),理性把握波動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