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上汽與華為的合作塵埃落定。
官方通報顯示,雙方將在產品定義、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服務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團隊將深度融合、攜手共進,共同探索智能汽車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新路徑,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體驗。
簡潔的文字里蘊含著宏大的敘事,尤其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汽車產品”,已承載了合作雙方對新產品的期待。從此前流傳出的商標注冊信息可以推測,雙方“深度融合、攜手共進”的結晶,將被冠以“尚界”之名。
輕奢級的“界”
彌補中端價位市場空白
在與上汽合作的“尚界”問世之前,華為鴻蒙智行智選車模式已分別與賽力斯、奇瑞、北汽藍谷、江淮汽車四家車企合作,依次推出了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個品牌,在市場上取得可觀的聲量。然而,目前并不是每一個“界”都有穩定的高銷量,而且在部分重疊的價位段還出現了此消彼長的態勢。
鴻蒙智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鴻蒙智行累計交付新車44.5萬輛。其中,問界M9累計大定突破20萬輛,問界新M7年度累計交付19.7萬輛,問界品牌撐起了鴻蒙智行的大部分銷量,而智界S7、享界S9兩款轎車的銷量表現不佳。
但是,進入2025年,“四界”的銷量發生變化。乘聯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智界R7 1月銷量攀升至11422輛,僅次于問界M9 12483輛的銷量表現,成為鴻蒙智行銷量的另一支柱,但擠壓了同樣24.98萬元起售的SUV車型問界新M5。數據顯示,問界新M5的1月銷量僅為910輛。
隨著尊界S800推出,鴻蒙智行的價格范圍已包括23萬~100萬元市場。然而,“四界”定價逐級而上,勢必導致產品銷量曲高和寡,高昂的價格讓鴻蒙智行與年輕消費群體漸行漸遠。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用20萬元以下的產品打開主流的年輕人市場,彌補中端價位市場空白,可以幫助鴻蒙智行的銷量“更上一層樓”。
這款打開主流年輕市場的“輕奢級”產品,或許就是“尚界”。在這一市場,上汽布局已久,擁有深厚的產品與技術積淀,無疑是最佳的合作伙伴。
規模制造結合智能化
“1+1>2”擦出火花
從目前市場上流傳的信息來看,尚界首款車型將是華為鴻蒙智行最擅長的中大型SUV車型,搭載華為智艙與智駕,定價或在17萬~25萬元區間。目前,最便宜的“界”呼之欲出,尚界將從產品定位、智能化和價格三個方面拉滿用戶的期待。
在去年的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回應“是否會推出20萬元以下車型”時表示:“現在要是做就虧死了,因為現在還不具備這種能力。”如今,上汽成為鴻蒙智行補足20萬元以下產品的重要“拼圖”。
這無疑得益于上汽完整的供應鏈與強大的規模制造能力。上汽是鴻蒙智行合作車企中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完備的車企,成本端和制造端的優勢,給了尚界能夠打入20萬元以下市場的底氣。
依靠上汽在整車制造領域的技術底蘊,尚界擁有堅實的產品基礎,確保車輛在性能和品質上達到高水平。而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的技術,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能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據悉,華為將深度參與尚界的產品定義、智能系統開發及渠道銷售。首款車型將基于上汽星云純電平臺打造,與華為電子電氣架構、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搭載華為ADS 3.0智駕系統和鴻蒙OS 4.0座艙,支持城市NOA和跨設備互聯功能。上汽與華為的優勢互補,有望在尚界的車上產生“1+1>2”的化學反應。
開放合作
打造用戶喜歡的汽車
互聯網上依然有對于“靈魂論”的爭議,上汽與華為的合作,雙方是否能拿出十足的誠意,仍是當下一個充滿話題性的論題。
答案毋庸置疑。作為4年前的上汽股東大會上“靈魂論”的親歷者,記者清楚地知道“靈魂論”并非針對華為,更不是上汽“關閉合作大門”的宣言。事實上,在國內汽車行業,上汽絕對是開放合作基因最為顯著的車企之一。秉持“把好產品呈現給用戶”的理念,上汽對先進的技術和出色的產品向來持擁抱態度。40年前,上汽積極擁抱大眾如是;40年后,上汽積極擁抱華為亦如是。
華為的長板,從產品角度來看,是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考驗的是對用戶需求的洞察,以及軟硬件協同迭代的能力。這是上汽仍在摸索的一課,但深耕消費電子領域多年的華為,對此可以說是游刃有余。深度的融合、高度協同的合作是必然的結果。
目前,除了鴻蒙智行旗下的“四界”,長安、廣汽、東風等車企也紛紛向華為遞去橄欖枝。這種業態類似于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經歷一段時間的發展后,走向蘋果和安卓兩極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最終也不會是百花齊放的狀態。擁抱產品成熟、市場認可的華為系智駕、智艙是大勢所趨。
從更深層次來看,上汽和華為的合作是中國汽車產業變革的體現。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加速高階智能駕駛向中端價位市場普及,推動智能駕駛的成本門檻降低,促進標準普及。另外,上汽與華為的攜手也標志著汽車供應鏈關系的重塑,國產汽車與國產智能化供應鏈的關聯更加緊密。
“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對“靈魂”的糾結沒有意義,只會貽誤時機、錯失機遇,而尚界要做的是把握市場需求,造出用戶喜愛的產品,成為那只“抓得住老鼠的貓”。畢竟,受消費者歡迎的好產品才是真正的“靈魂”,以優勢互補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競爭力的提升才是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