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肥娟夫婦開啟了第一次直播帶貨,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肥娟夫婦首場帶貨直播了5個小時,銷量1萬-2.5萬,銷售額50萬-75萬。
4月26日,肥娟夫婦發視頻回應直播帶貨,其表示并未與對方簽署具體合同,只是過去幫忙賣下東西,至于收益,肥娟夫婦表示不能透露,但他們抽成很低,他們賣貨首要考慮的不是金錢收益,與對方談提成也是說“賣完了你看賣多少,直接給我們一些提成就行,比別人少也行。”
對于外界質疑“你們也成帶貨佬”了,肥娟夫婦表示:“之前我們也討厭帶貨,因為有的人說家人們打下來、謀福利,結果從中抽取很夸張的分紅,我們出于個人情緒很討厭這樣。但我們老老實實給大家看下工廠,推薦下我們自己覺得好的東西,我們覺得沒問題。總不能因為一些網上壞的賣貨佬,就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據此前報道,今年年初,小學生組團看電視的鞋店倒閉,轉行賣小吃改名肥娟小吃店走紅。與此同時品牌方涌入肥娟小吃直播間占據了在線觀眾前十,直播畫面中出現了歐亞手撕面包和白象方便面等,肥娟小吃店老板娘發視頻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喜愛,并表示不會直播帶貨。
此外,“肥娟”直播間也撤掉了板凳廣告位,肥娟夫婦并表示“以后不擺了,感覺有違初衷”。他們稱不太喜歡被人叫著念稿子的感覺,所以暫時不會帶貨和接廣告。
4月24日,肥娟夫婦發視頻稱3個月前拒絕了6位數的廣告,因為覺得不合適,很多網友對他們很上頭,怕網友會沖動消費,但是后續會有些商業行為。
據介紹,肥娟夫婦林景歡和邱智娟相識于初中,兩人曾一起去到外地上學,后來又回到家鄉工作。林景歡曾在一家超市當裝卸工,邱智娟則在一家鞋店做銷售員。
“我們其實就是普通人。”林景歡說,“阿娟是個很簡單的人,手機很多年也沒換過了,衣服和包包也不追求名牌,我們每天晚上一起去吃個宵夜、買碟腸粉就能很開心。”
“我有點不一樣,以前也幻想過在高檔寫字樓里工作。包括之前開鞋店的時候我們其實也在網上火過一陣,那時候我們也試著帶貨,把我們的鞋子掛上櫥窗,改善經營狀況,但其實效果不太好。后來我們就覺得自己沒有做生意的天賦,慢慢的心態也平和了,還是覺得我們比較適合腳踏實地地生活。”林景歡說。
“我們現在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就想每天守著小店,每天開開心心的就好。”林景歡說,按照自己原本的設想,每天的營業額最好能有幾百塊,足夠支撐兩個人的生活。在營業時間外,兩個人再研究一些菜式,吸引一些大人也來購買。現在火爆的生意是自己完全沒預想過的。
“我們覺得現在的生活很有趣,希望每天都能像最近一樣。”邱智娟說,他們現在真心實意地想一直留在家鄉,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