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南京樓市扔下一顆震撼彈——3月31日,政府宣布取消執(zhí)行8年的限售政策,二手房掛牌量一天之內(nèi)暴增3000多套,房價卻跌得讓人心驚肉跳!放眼全國,樓市同樣涼意陣陣:二手房“割肉”甩賣,高層住宅淪為“貧民窟”,降首付、送補貼的救市政策像打強心針,扎下去卻沒啥動靜。
馬云當年那句“房子便宜如大蔥”像是預(yù)言,越來越像真事兒了。老百姓攥著錢袋子犯愁:這房子還敢買嗎?限購這塊樓市的最后“遮羞布”還能撐幾天?2025年的樓市,到底要往哪兒走?
樓市“泄洪”
3月31日,南京樓市迎來重磅新政——“房七條”橫空出世,最抓眼球的就是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政策。2017年,南京為防炒房祭出限售令,買房得拿證3年后才能賣,這招管了8年。
如今政策一松,市場立馬炸了鍋!據(jù)二手房平臺數(shù)據(jù),新政發(fā)布24小時內(nèi),南京新增掛牌房源3051套,暴漲322.6%;降價房源3237套,漲幅109.8%;漲價的房源卻只有251套,看房的人更是驟降57.5%。這場景,就像水庫開閘泄洪,房源嘩啦啦涌出來,買家卻躲得遠遠的,生怕被“踩踏”。
南京不是個例。2024年以來,全國超30個城市陸續(xù)取消限售,廣州、深圳、重慶都跟上了。2025年3月,全國出臺56條樓市利好政策,降首付、發(fā)補貼、優(yōu)公積金,樣樣都來,可市場反應(yīng)冷得像冰窖。
南京新政本想讓二手房活起來,帶點消費,順便穩(wěn)住房價,誰知供需一失衡,房價反倒往下栽。賣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降價幾十萬也賣不動;買家穩(wěn)坐釣魚臺,越降價越覺得還能再等等。這場博弈,賣家明顯撐不住。
更扎心的是居民的處境。過去買房,多少人掏空“六個錢包”,背上高額房貸,杠桿率高得嚇人——中國居民債務(wù)與可支配收入比超過150%,美國才100%不到。
2022年有人花120萬咬牙買的房,現(xiàn)在80萬都沒人接盤,資產(chǎn)縮水,月供還得還到60歲,日子過得像嚼蠟。這波拋售潮,暴露了高位接盤者的心酸:房子不再是聚寶盆,成了吞金獸,壓得人喘不過氣。
剛需“枯竭”
樓市為啥涼得這么快?核心原因是剛需沒了。過去,城市化浪潮下,農(nóng)村人往城里跑,生娃熱火朝天,房子供不應(yīng)求。如今,風向變了。
看看數(shù)據(jù):83%的中國家庭已經(jīng)有房,住房短缺早成過去式。人口老齡化來勢洶洶,年輕人要么不婚不育,要么就生一個,住房需求像斷了線的風箏,蹭蹭往下掉。90后背著房貸喘不過氣,00后連婚都不想結(jié),誰還敢輕易跳進買房的大坑?
收入跟不上房價,更是雪上加霜。大城市房子一平米動輒上萬,雖然首付比例降了,貸款利率也調(diào)低了,可房子總價還是座大山,普通家庭的工資哪扛得住?
一個三口之家,月入一萬多,月供六七千,日子得摳著過,哪還有錢旅游、吃大餐?有人算過賬,供房到60歲,等于半輩子給銀行打工,生活質(zhì)量直線下降。這種壓力下,買房計劃只能一拖再拖,市場交易量自然萎縮得厲害。
最要命的,是居民對樓市的信心崩了。過去,房子是“穩(wěn)賺不賠”的香餑餑,買了就能升值。現(xiàn)在,政策猛救市,降利率、發(fā)補貼,甚至“零首付+送車位”,卻像給病危患者打強心針,暴露了市場的虛弱。
銀行里,提前還貸的隊伍排到明年,寧可付違約金也要甩掉房貸這塊大石頭。老百姓的心態(tài)變了:降價越狠,越覺得還能再跌;政策越猛,越覺得樓市不行。信心比黃金值錢,可當所有人都認定房價要跌,這預(yù)期就成了自我實現(xiàn)的魔咒。
樓市新格局與遮羞布的終局
2025年的樓市,像一幅兩極分化的畫卷。一邊是大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依然被當成“硬通貨”。南京取消限售后,核心區(qū)域房源雖然拋售多,但價格跌幅有限;京滬深更是穩(wěn)如泰山,學區(qū)房即便跌了15%,依然有人搶。
另一邊,三四線城市和偏遠區(qū)域的房子,徹底涼透。開發(fā)商推的新盤,圍擋上寫著“售罄”,實際雜草比人高;30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更慘,電梯三天兩頭壞,物業(yè)費貴得離譜,消防隱患讓人睡不著,拆又拆不起,價格跌穿地板,愣是沒人接盤。這些“老破高”正變成“貧民窟”,買房人眼睜睜看著資產(chǎn)變負數(shù)。
政策這邊,也有點黔驢技窮的意思。2020年以來,政府鐵腕調(diào)控,遏制炒房,房價漲勢被摁住,樓市漸漸回歸“房住不炒”的初衷。
可問題沒那么簡單。爛尾樓一堆,業(yè)主維權(quán)喊破喉嚨;公攤面積坑人,100平的房子實際用70平;交房時墻皮掉渣、漏水滲水,開發(fā)商還欠著一屁股債。
這些老大難問題不解決,老百姓哪敢放心買房?取消限售、降首付看似利好,實際卻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拋售潮一波接一波,市場亂成一鍋粥。
未來,樓市往哪走?一線城市的限購,這塊最后的“遮羞布”,遲早得扯下來。南京已經(jīng)帶頭,廣州、深圳、重慶跟上,京滬深還能獨善其身多久?
預(yù)測,2025年下半年樓市可能觸底,2027年房價或微漲2%;標普更悲觀,說如果政策不夠硬,房價還得跌20-25%。
但無論漲跌,樓市格局已經(jīng)變了:核心城市“曼哈頓化”,房子保值但不暴漲;中小城市“鶴崗化”,空置房多到像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