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厚著臉皮反復試乘試駕了十幾款MPV,有合資品牌,有國產;有新能源,有傳統燃油;有緊湊型,也有中型、中大型。
期間,也和不少同事、朋友、家人,在討論到底什么樣的MPV才最合適.
首先說,相比轎車和SUV,MPV的可選性其實比較少。當然了,這還是在最近幾年國產MPV發力的情況下。如果時間往前推3-5年,可選性更少。
買車,尤其是一臺MPV車型,我想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都不是一筆小數,畢竟這是一款改善型、能滿足全家人同乘并偶爾商務接待的車型,所以,對車的要求往往更高一些。
但是,也發現,大家在選擇、決策的時候,往往都被一些固有觀念影響,比較明顯的就是品牌偏見。這在山東,或者說北方,似乎更明顯一些。
車的品牌,這個確實存在一定的溢價,這是合資品牌或者是一些豪華品牌多年來用錢砸出來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較高的品質和可靠的性能。但是,這不是絕對的。
近些年,所產品牌崛起,尤其是新能源市場,車型豐富,新產品迭代非??欤悄芑?、科技感、舒適性、空間、人性化體驗、機械素質、外觀造型等等,由內到外,不少自主品牌已經具備了和合資品牌甚至是一些豪華品牌對標的實力。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更理性的去對待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去依據自己的用車需求去選擇適合的車型。
其實說到這里,似乎又會陷入誤區,因為有些朋友說,合資車的品牌優越感、豪華車的品牌價值就是需求之一。如果是這樣,那么就沒有什么好建議的了。
那么,怎么做才是理性的購買MPV呢?
以我個人為例,換MPV最大的原因是有兩個孩子,希望用一臺MPV解決節假日中長途出行的用車問題。
其實,這就有兩個選擇,一個是MPV。MPV的空間、乘坐舒適性,要比我現有的5座SUV更好一些,尤其是前兩排的四個獨立座椅,保證中長途乘坐舒適性的同時,各自獨立操作,互不干擾。另外一個,其實也在考慮2+2+2六座或者是2+2+3七座的SUV。原因也很簡單,保證前兩排四個獨立座椅的舒適性和獨立性。
所以,基于這兩個選擇,MPV車型中,我試乘試駕了嵐圖夢想家、騰勢D9、高山8和高山行政加長版,極氪009、別克GL8 PHEV,還有大眾威然、塞納。沒考慮小鵬X9,是因為考慮要中長途用車,需要快速不能,所以就拋棄了純電。但體驗了極氪009,主要是這個車夠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