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車展上,奔馳帶來了28款車,重點推了Vision V概念車和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康林松說他們不是最快的,但要做對的事。現場看到CLA續航866公里,還能用中國版AI系統,感覺奔馳在電動化上真下了功夫。

奔馳在上海開了第二個研發中心,跟阿里騰訊合作搞技術。康林松說中國不只是市場,還是創新源頭。比如中國用戶愛用語音助手,奔馳就專門優化了車機系統。他們還投資了中國自動駕駛公司,想把中國技術用到全球車里。

CLA用了中國設計元素,比如副駕屏幕花紋像古代瓦當,Vision V的內飾材質參考了中式家具。奔馳說這些設計不只是為中國造,還要推廣到全世界。佟歐福提到未來燃油車也會用新電子系統,說明他們真在全面轉型。
車展上奔馳強調“科技豪華”,但沒提具體銷量目標。Vision V概念車展示的家庭空間設計挺有意思,后排能當會議室用。不過現在電動車競爭激烈,奔馳得抓緊量產才能保住地位。

奔馳在中國20年,現在把研發中心當核心。他們說中國用戶需求能影響全球標準,比如復雜停車場景讓奔馳改進了泊車系統。這種本土化策略可能幫他們在智能電動車時代翻身。

CLA車機系統能裝豆包AI,支持全車升級,這點比老款強太多。但價格還沒公布,不知道消費者會不會買賬。奔馳董事會的人反復說“平衡”,可能是在傳統和創新之間找中間路線。
Vision V的續航和空間參數沒詳細說,但現場展示的智能功能挺多,比如自動調節車內光線。奔馳還提到用中國材料做內飾,可能成本更低。不過概念車到量產還有段時間,得看實際表現。
他們特意在車展辦了“品牌科技日”,放巴赫的音樂搞氣氛。康林松說豪華要隨時代變,但沒解釋怎么具體變。可能是指把科技和傳統工藝結合,但普通消費者可能更在意價格和充電速度。

奔馳現在押寶電動化和智能化,但特斯拉和國產車已經占先機。CLA的續航參數看著不錯,但實際開起來會不會掉得快?還有MB.OS系統能不能穩定運行,這些都得等上市后才知道。
這次車展奔馳沒搞大場面宣傳,但技術細節不少。感覺他們想慢慢來,但市場等不起。中國用戶現在更看重性價比和智能功能,奔馳得把價格定得合理才能競爭過蔚來小鵬。
最后奔馳的人說“中國創造全球標準”,但歐洲總部會不會接受?比如中國設計的車會不會在德國賣?這些跨國協調問題可能影響他們速度。不過至少現在看,奔馳確實在認真做電動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