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新車滲透率已經超過40%。這其中,中國自主品牌的聲量越來越大,新勢力品牌的商超銷售模式,更是營造了一種“新能源只能買新品牌”的消費錯覺。
為什么我們仍然需要關注傳統品牌,尤其是傳統豪華品牌?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取得了階段性成績,市場競爭加劇,已經進入“內卷”狀態。汽車行業正從狂熱上升期過渡至理性發展期。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關注重心,已經從低廉的用車成本,轉移至車輛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上。
從燃油到新能源,汽車工業的基礎原理其實并沒有改變,汽車研發、采購與測試驗證的第一指標是安全,生產制造的追求是可靠。
與新能源汽車、與智能駕駛最息息相關的零部件激光雷達,其頭部供應商仍然以達到歐洲頂級主機廠的質量標準為榮。擁有百年造車歷史的傳統豪華品牌,依然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
擁有經歷時間驗證的研發與質量標準、跨越世界各個地區的市場經驗,傳統豪華其實更加明白,如何造一輛讓用戶真正滿意的新能源汽車。
奧迪便是這樣一個歷久彌新的品牌。除了豪華、性能與質量外,奧迪的品牌關鍵詞還有本地化與適應性。
作為首個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奧迪能夠站穩腳跟,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研發、采購、生產、營銷全鏈路的本地化。至今仍為豪華品牌主流做法的“加長軸距”,便是奧迪早期對中國豪華市場提出的最一針見血的洞察。
適應性則體現在,奧迪是隨著市場變化而在變化的。
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尚處萌芽期時,奧迪選擇了“政府用車”這一形象,搶占了廣大消費者的心智高地。隨著民用汽車消費蓬勃發展,奧迪果斷選擇轉型,踏入更加年輕的市場,再次收獲了銷量與聲量的勝利。
如今,汽車市場再度發生變化,新能源與智能化占據主流。曾經贏下兩輪消費變革的奧迪,再度應戰。
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奧迪便推出了基于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豪華純電平臺打造的全新車型:奧迪A6L e-t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