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提出,“推動更多APP上架鴻蒙應用商店,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不斷提升用戶體驗,鼓勵各方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開源、貢獻開源、使用開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軟件生態。”
工信部的公開支持反映了國家層面對鴻蒙生態建設的推動意向,能夠在國家級會議上被點名支持,也證明了鴻蒙生態建設不僅僅局限于企業層面,也是關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
不僅頭部應用,鴻蒙正全面接入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
至今,鴻蒙生態已經覆蓋了18個垂域的應用開發與適配,達成了鴻蒙應用與元服務超20000個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鴻蒙并沒有因為應用的日活量和市場份額區別對待。無論是頭部應用還是小眾應用,都能在華為開發者聯盟相關團隊的幫助下加速適配。
在此當中,微信、抖音、支付寶、高德地圖、京東等20多個頭部應用,不僅實現了快速功能迭代,而且與鴻蒙系統的綁定愈發深入,已超過了200萬的下載量。鴻蒙版WPS基于鴻蒙的全場景特性開發出的“跨端編輯”,鴻蒙版嗶哩嗶哩上線的“碰一碰”分享視頻和UP主頁功能,都是各應用在鴻蒙系統特性加持下所實現的高效智慧特色功能體現。同時,開放的鴻蒙開發者社區也在歡迎各領域應用開發者加入,應用與鴻蒙系統深度融合,產生1+1>2的體驗效果。
與此同時,政務辦公應用也正在規模化落地。截至2025年2月,全國已有數千個政企內部辦公應用完成對鴻蒙系統的適配,覆蓋金融、能源、礦產、交通、醫療、汽車、物流等30余個關鍵行業。這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和先進性已獲得廣泛認可,并在政企辦公場景實現了規模化落地。
地方政務平臺等標桿應用遷移落地,意味著操作系統生態在匯集多方參與共建完善的過程中,更是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借力政策東風加速發展完善的鴻蒙生態,不僅將市場格局推向了“三分天下”的穩定態勢,更是意味著國產操作系統“自主可控”戰略再獲關鍵支點,開源潛力持續迸發,賦能千行萬業成效初顯。
巨大發展機遇,鴻蒙生態蘊藏潛力可期
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謝存司長列舉了一系列與鴻蒙生態相關的成果:
“開源鴻蒙(OpenHarmony)生態邊界持續拓展,社區共建單位超70家,先后落地“礦鴻”“電鴻”“移鴻”“警鴻”等系列產品,搭載設備數量超過10億,助力能源、金融、醫療、教育、工業等領域加快構筑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
一浪接一浪的政策紅利,各方開發者的共同發力,意味著鴻蒙生態賽道正在持續被激活,當中蘊含著巨大的生產力價值。除了上面提到的各方開發者的努力,相關硬件供應鏈也獲得了能見度明顯提升的訂單。
由此可見,華為對鴻蒙生態的建設,有著相當明確的認知:這需要開發者、生態伙伴、用戶等多方角色參與,最終將惠及上下游多產業協同發展。如今,鴻蒙生態產業鏈投資的態度,已深化為“短看適配、長看開源”的八字方略。在這簡單八字背后,蘊藏著豐富的可能性和機遇,不僅惠及經濟發展,還能造福廣大用戶的日常生活。
千萬種可能性,鴻蒙生態期待更多建設者加入
工信部的公開支持,產業鏈的上下配合,不僅引發了網友們對鴻蒙生態和鴻蒙操作系統發展的熱議,更是激發開發者和生態伙伴加入鴻蒙生態建設的強心劑。事實上,這一路走來,也一直映照著鴻蒙生態的初心與愿景。
早在2024年9月鴻蒙千帆會戰誓師大會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表示,鴻蒙系統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生態,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移動操作系統,把應用、操作系統、芯片進行協同,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系統安全性。
從企業懷抱著的社會使命,到政策端的支持落地,鴻蒙可以成為全球三大操作系統之一,的確是意料中事。現如今鴻蒙生態蓬勃發展,遠不是鴻蒙的終點。鴻蒙需要更多的軟硬件開發者加入,共建共享鴻蒙鴻蒙新世界,讓我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遍布全球各地,展現中國生生不息強大的科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