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24車市“價格戰”打到昏天黑地時,上海通用率先推出了“一口價”,比如昂科威plus,一口價16.99萬,一款大五座的SUV一口氣降了6萬塊,真是心里有苦、眼里有淚。
”一口價“迅速在上汽通用體系里蔓延,從別克到凱迪拉克。當今年3月宣布君威一口價10.69萬元時,終于有位滬上的資深的媒體人忍不住發出感慨:一個時代結束了。
是的,當年君威可是與奧迪A6對標過的,如今賣出了”白菜價“,這是個多么慘烈甚至變態的市場呀。
沒辦法,”適者生存“的淘汰賽還在繼續。
上海車展期間,終于有機會與上汽通用的高管們坐到了一起。他們的表情頗為輕松,看來是”手里有糧,心中不慌“。
“一口價”不是虧本賺吆喝 上汽通用已連續兩個季度贏利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告訴大家,因為成本偏高,很多人擔心“一口價”會虧本賺吆喝,肯定不會。報表也顯示,過去一兩年我們在降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技術降本,這塊上汽通用也是大刀闊斧的改革。
盧曉說,今年一季度表現完全超越董事會原來設定的目標,終端銷量是12.9萬輛,3月份終端銷量(含出口)達到了4.7萬輛,連續兩個季度保持盈利,公司健康度已經回到正常運營水平,表現完全符合甚至超越董事會的預期。
盧曉認為,經營上,必須追求量利平衡,要著重公司的盈利性,之前更多追求的是量,但很難維持量和利的平衡,而目前所有經營目標方針還是看重盈利性。
主抓銷售的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薛海濤表示,自己的思維邏輯簡單,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一口價的核心邏輯是希望用戶不管是在上海,還是在江蘇,買到的價格就是一個價,這樣就省去中間的環節。要做一口價就需要把全國五六百家店全都保持一致,這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不僅是價格一件事,牽涉面很廣。“一口價”從去年9月28號凱迪拉克XT5上市開始,效果非常好,現在價格依然非常堅挺。我們除了傳遞更好的產品價值給用戶,也要提升每一個4S店對消費者的服務力。從一季度情況來看,上汽通用在自己所在的細分市場里面,份額都在上升。
產品聽市場的 產品力上要體現”中國內核”
曾經有過輝煌歲月的上汽通用,在中國車市換道之后,表現出有點遲緩。
對此,盧曉態度鮮明:上汽通用在28歲的年紀,要煥發新的青春,接下來所有開發都是在中國為中國,甚至為全球。過去8個月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聽用戶勸,客戶要啥,我們完全可以在最適配的架構上用最快的方式提供解決方案。
車展前夜發布的別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在未來12個月會有6輛至境新能源車型陸續投放市場。“至境”品牌首款高端新能源的MPV世家,“逍遙”超級融合架構,承載了上汽通用在未來轉型時期的所有決心。
盧曉說,當下中國電動化、智能化整個產業鏈在世界上都是領先的。其實,上汽通用就是中國內核,代表中國實力,扎根中國超過27年的我們有能力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電動化、智能化、高價值化的產品。
我們新能源產品的目標肯定都是盈利的,而且都會加持新一代的智艙、輔助駕駛技術。到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產品的銷量占比會達到50%以上,到2027年甚至達到60%,這些新能源產品目標都是必須要盈利的,我們不會再做虧本的生意。
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曾瑜對“逍遙”超級融合整車架構這個上汽通用的”重磅武器“作了介紹。
他說,這個架構不單單是以前傳統意義上的物理架構,它從整個尺寸端實現了很大靈活性,可以覆蓋從轎車、SUV到MPV的多種車身結構形式,兼容從電動、增程到插混所有能源驅動形式。
超級融合架構也實現了多種懸架形式的共生。比如前懸,麥弗遜、雙叉臂、多連桿等都可以共存;后續還會有更多智能化的主動底盤,包括后懸的選擇一定會為我們今后的新能源產品的拓展服務,一定要給電池留出最大的空間。
整個架構和神經系統——也就是電子電氣架構做一個非常好的融合。現在車上越來越多的部件不是傳統的鐵疙瘩,而是被各種各樣的電控單元所控制著,能夠應對不同的場景下不同的表現。逍遙架構也是融合了整個“神經單元”,能夠創造1800+的原子服務,能組合出很多新的功能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對消費者負責,不做破壞標準的事
在當下群雄逐鹿的中國車市,只要有資本加持,誰都可以加入這個“戰場”。一年可以冒出幾十家新造車企業,一年也可以倒下十余家造車企業。有些車企才成立兩三年,新車就推出來了。快到你眼花繚亂,快到了事故不斷。這種“遙遙領先”的快感,讓不少人“贏麻了”。
薛海濤說,上汽通用汽車和別克有自己的堅持和標準,核心還是對消費者負責任。過去這些年里,很多品牌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快,但快未必就是好事。我們一直堅守的,要對造車保持敬畏之心,在每一個崗位上、每一個環節里面,都不傳遞破壞標準的事情,真正站在對消費者負責任的角度上,把產品打造好。
比如從技術層面來看,從現在開始后續出的一系列車型,從各個層面上做到了合資品牌第一。逍遙架構做到了3+3+3,不管是從架構層面上SUV形態、MPV形態、轎車形態,再到前驅、后驅、四驅,再到純電、插混、增程,這屬于在中國合資品牌中的第一家。在輔助駕駛方面,我們跟Momenta聯合工作了非常長的時間,我們除了用Momenta系統之外,還加了非常多的冗余安全設計。
當然,在加速電動化轉型時,上海通用也保持了他們“油電共進”的姿態。
上汽通用汽車副總經理王晨東說,我們現在考慮電子電氣架構的時候不只考慮新能源車,燃油車也是一起考慮進去的。包括很多智能化的配備,當然最后還是要聽用戶的聲音,看用戶要什么。我們不能等到用戶要的時候我們再去準備。所以我們從準備電子架構的角度,包括智艙、輔助駕駛智能化的角度,我們對于燃油車都有很多的部署。我們最終的原則,大家決定一致就是一定要有東西,在用戶需要的時候能夠給得上。
OTA升級在智能化的電動車上是司空見慣的,但在燃油車的軟件升級方面,上汽通用也是一直在做,以前在做,現在在做,未來我們還會做,這種堅持在行業內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