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豪華越野遇到電混,捷途這次玩大了!
上海車展歷來是汽車圈的“兵家必爭之地”,但2025年這場盛會的焦點,卻被一個帶著“中國芯”的新玩家牢牢攥在手里。
捷途縱橫全系產品的全球首發,不僅讓展臺前圍得水泄不通,更讓整個豪華越野圈集體“虎軀一震”!這個來自的新序列,正用一套“電混+越野+豪華”的組合拳,重新定義這個原本被歐美品牌壟斷的賽道。
- 來自中國品牌的“諾曼底登陸”
在傳統認知里,豪華越野市場一直是“油老虎”的天下。但捷途縱橫一上來就玩了把大的:全系標配鯤鵬超能混動CDM-O系統,2.0TD混動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5.5%,配合800V高壓平臺,10分鐘就能充至80%電量。這意味著什么?當奔馳G級還在為百公里20L油耗發愁時,捷途縱橫G700已經能在保持665kW綜合功率的同時,實現1400km超長續航。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操作,直接讓那些堅持純燃油路線的老牌越野車瞬間顯得“廉頗老矣”。
更絕的是縱橫G900的兩棲技術。奇瑞自研的800V高壓航行推進器,讓這輛車能以4.5節航速在水中持續航行40分鐘,艙體IP68級防水加上船舶級防銹設計,徹底打破了“兩棲車只能應急”的行業潛規則。對比之下,友商的所謂“水陸兩棲”不過是浮水三分鐘的噱頭,捷途這波直接把技術卷到了海里。
- 奇瑞的“七年之癢”與“厚積薄發”
捷途縱橫的一鳴驚人,絕非偶然。奇瑞集團28年的技術沉淀,為這場突破埋下了伏筆。早在2006年,奇瑞就以10%的研發投入比例,在行業內率先建立起完整的混動技術體系。如今,這套技術儲備在縱橫序列上實現了“降維釋放”:GAIA架構的內高壓一體式大梁,強度和剛度比傳統車架提升30%,扭轉剛度超過10000 Nm/°,拖掛能力達到3.5噸,直接對標百萬級硬派越野車。
更值得玩味的是,捷途縱橫把船舶工程技術“跨界”用到了汽車上。縱橫G900的矢量四電機輪端扭矩高達18000N·m,配合6軸陀螺儀智能助浮系統,能在5m/s水流中保持穩定航行。這種“汽車+船舶”的技術融合,讓傳統豪華越野品牌措手不及——當他們還在糾結如何提升涉水深度時,捷途已經把車變成了“水上”。
- 從“情懷玩具”到“生活工具”
有人質疑,兩棲技術會不會是“繡花枕頭”?捷途用數據給出答案:G900的涉水深度達1.05米,可應對90%的河流和湖泊;航行推進器采用免維護設計,浮水后無需返廠檢修,日常保養與普通車輛無異。這種“常態化兩棲”能力,讓縱橫G900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場景戰車”——周末可以拖掛房車去露營,雨季能化身救援車涉水救人,甚至在沿海地區還能直接開上灘涂垂釣。
再看智能層面,獵鷹智能方案700S的全地形越野領航技術,能在沙漠、雪地等復雜路況自動規劃路線,AEB系統最高可在120km/h時速下緊急剎停。這對越野老炮來說是如虎添翼,對新手則是“一鍵開掛”。更貼心的是,縱橫舒壓智能氧艙能在高原環境下提供99%濃度的應急供氧,6人同步使用的設計,徹底解決了傳統越野車高原反應的痛點。
- 狼來了,還是鯰魚效應?
捷途縱橫的登場,讓整個豪華越野圈嗅到了危機。當坦克、方程豹還在主打“燃油+改裝”時,捷途已經用“電混+智能”重新定義產品價值。這種打擊,迫使競爭對手加速技術迭代——據行業內部消息,某德系品牌已緊急調整2026年產品規劃,計劃推出插混版G級車。
對消費者而言,這場競爭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福利。縱橫G700的40-50萬定價,直接殺入傳統豪華越野的價格腹地;而G900的150萬起售價,相比同級進口車型便宜了近一半。更關鍵的是,捷途縱橫的“全場景生態”——從越野探險到輕奢露營,從無人機跟拍到寵物關懷,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高端出行解決方案,這是那些只賣“機械素質”的品牌無法企及的。
- 電動EV:中國越野,終于硬氣了!
站在上海車展的聚光燈下,捷途縱橫用技術實力證明:豪華越野的定義權,不該永遠掌握在別人手里。當GAIA架構的發布震撼全場,當張朝陽成為G700首位車主,當盧靖姍帶著“縱橫生活家”的標簽亮相,這一切都在宣告一個新時代的開啟,中國品牌不僅能造好車,更能用創新重新劃定行業規則。
正如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所說:“縱橫要打造真正的豪華電混越野品牌,真正的Off Road。” 這個目標,正在上海車展的舞臺上,一步步變成現實。當其他品牌還在糾結“要不要電動化”時,捷途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中國越野,該硬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