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日,以“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學習多樣態”為主題的第二屆上海基礎教育年會在寶山區舉行。會上,上海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人工智能課堂分析循證實驗室”成立,實驗室將圍繞未來學校的未來課堂和學習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同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長三角一體化七大實踐聯盟成立,該聯盟匯集并共享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優質專家、技術、平臺等資源,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長三角未來學習發展新模式,為上海乃至全國基礎教育改革創新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會上還展示了11個“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全國實踐聯盟首批工作坊研究成果及9個智慧教育應用場景。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上海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楊振峰表示,面對未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根本性轉變,基礎教育面臨傳統教育模式與智能時代適配性不足、標準化評價體系難以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等問題,上海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對“智慧心育”“智慧體育”“學習為中心的智能課堂循證”“拔尖創新高潛人才模型建構與測評”等項目進行了探索,聚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2025年,中心將圍繞“未來學習樣態、未來課堂結構、未來課程形態、未來評價模式、未來學習空間、未來教師素養、未來學習圖景”等展開探索,在基礎教育實踐領域形成更多的實踐案例,并構建起上海各區、長三角地區的共研共享機制。
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局長、上海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治發布了《未來學習研究2025藍皮書》,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方向指引和思路參考。
第二屆上海基礎教育年會由上海市教育學會主辦,上海市未來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及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共同承辦。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政學界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