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拔完電動牙刷充電線,牙刷立馬掛了的情景嗎?我前兩天試駕完吉利最新的甲醇換電車,突然想到這個場景。早上掛滿電的特斯拉,晚上只剩20%的電量,心里那個慌啊!但這次試駕的吉利新車,跑了一整天,我居然沒看一眼電量,這種體驗,比那些還在PPT上的固態電池要實用多了!

外觀:科技感不忘實用
吉利這臺車的外觀設計還真有點東西。遠看像個溫潤的科技產品,近看卻暗藏殺機。前臉進氣格柵設計比同級別的比亞迪更具侵略性,車身線條如同一把出鞘的刀,鋒利但不夸張。第一眼就能看出這不是普通電車,因為車身側面有個小小的加注口,看著像給燃油車加油的地方,但實際上是甲醇燃料的入口。

車漆采用了一種特殊工藝,在陽光下呈現出金屬流動質感,就像液態金屬一樣。但我最喜歡的是尾部設計,那個掀背式后備箱不僅好看,實用性也沒打折扣。很多品牌為了設計感犧牲實用性,這設計真特么反人類,吉利這臺車至少做到了顏值與實用的平衡。

內飾:用料扎實細節到位
最令我震驚的是按鍵設計,所有常用功能都有實體按鍵!空調、音量、駕駛模式這些高頻操作不用盯著屏幕找半天。記得我前年試駕一臺某品牌電車,想調低空調溫度,結果誤觸導航,直接帶我去了服務區...
核心技術:甲醇換電兩不誤
說到重頭戲,這臺車最牛的是什么?就是它的雙動力系統!吉利把甲醇發電技術和換電系統完美融合在一起。甲醇燃料通過重整產生氫氣,再經過燃料電池發電,為電池充電。實測甲醇油箱加滿一次,能跑700公里以上。關鍵是,甲醇加注跟加汽油一樣快,3-5分鐘搞定。
動力輸出方面,這車表現相當不俗。0-100km/h加速7.2秒,雖然不是最快的,但日常使用綽綽有余。最大功率220kW,扭矩440N·m,起步那一腳踩下去,推背感老猛了!高速超車毫無壓力,80km/h到120km/h的加速只需3.8秒。
操控性也讓我驚喜。由于電池包放在底盤位置,重心低,過彎穩得很。懸架調校偏向舒適,但不軟踏踏的。剎車感受比我想象中要好,之前以為像大多數國產電車一樣,剎車會像踩在豆腐渣上,但這車的剎車很線性,容易掌握力度。
最讓我感動的是這車徹底治好了我的里程焦慮。有了甲醇作為備用,你基本不用擔心電量問題。記得上周我開別的電車回老家,一路上心驚膽戰盯著電量,生怕找不到充電樁。而這次試駕,我壓根沒關心過電量,完全像開燃油車一樣隨心所欲。
日常使用建議選擇智能模式,系統會自動平衡甲醇發電和電池供電的比例,以達到最佳能耗。如果要長途旅行,提前加滿甲醇,能省去不少找充電樁的麻煩。維護方面,甲醇系統每2萬公里需要進行一次檢查,電池系統與普通電動車無異。但要注意的是,甲醇加注口不要加錯燃油,雖然系統有防呆設計,但最好還是小心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