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的中端機型競爭愈發激烈,而且隨著消費者對性能和體驗需求的提升,廠商紛紛在2000-3000元價位段推出“性能旗艦”產品,試圖以高配低價搶占市場份額。
不過類似的機型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手機廠商想取得高熱度也必須要采取一些不同的措施才可以,不然很難真正做到脫穎而出。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中國區市場部總經理、Redmi品牌總經理王騰正式宣布,REDMITurbo系列的全新機型——Turbo4Pro將于下周發布。
這款產品不僅全球首發高通第四代驍龍8sGen4芯片,更以“小K”系列(即REDMIK系列的精簡版)為設計藍本,全面對標友商一加Ace、iQOONeo等2.5K檔機型。
需要了解,紅米Turbo4Pro的各方面參數都很清晰,從配置上來說,新機將要全球首發高通驍龍8sGen4處理器,這無疑為其奠定了性能基礎。
這款芯片首次采用“全大核架構”,包含1個主頻3.2GHz的超級內核和7個性能內核,徹底告別了傳統芯片“大小核”的設計邏輯。
而且得益于臺積電4nm工藝的加持,其CPU性能較上一代提升31%,GPU性能提升49%,甚至部分參數接近驍龍8至尊版的Adreno830。
這意味著,無論是日常應用多開,還是運行高負載游戲都能提供流暢穩定的表現,況且還有望支持12GB+256GB存儲組合和LPDDR5X+USF4.0的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驍龍8sGen4的定位介于旗艦芯片(如驍龍8Gen3)和主流中端芯片之間,其目標正是為“高性能中端機”提供更強的算力支持。
而紅米手機選擇首發這一芯片,既是對自身供應鏈能力的展示,也彰顯了其“技術下放”的決心——將旗艦級架構引入中端市場,進一步模糊價格與性能的邊界。
更何況為了讓性能得到更好的釋放,續航方面的升級幅度也不小,比如內置7550mAh超大容量電池,且配合90W有線快充。
雖然受限于成本定位,Turbo4Pro可能不支持無線充電,但考慮到其電池容量和快充速度的顯著優勢,無線充電的缺席或許不會成為用戶的核心痛點。
其次,紅米Turbo4Pro的屏幕規格也不弱,正面搭載一塊6.83英寸1.5K分辨率LTPSOLED直屏,支持高刷新率,顯示細膩度與功耗控制達到平衡。
要知道直屏設計不僅降低了貼膜和維護成本,也更適合游戲玩家的操作需求,再加上高頻護眼調光,護眼效果也會很好。
關鍵新機還有望采用金屬中框,顯著提升了機身強度與質感,這一設計通常見于3000元以上的機型(如紅米K系列)。
此次下放至Turbo系列,進一步強化了其“越級競爭”的定位,屆時新機的整體實力也會得到很明顯的提升。
而影像方面也就沒有特別的強大了,采用后置雙攝方案:5000萬像素主攝(推測為索尼IMX766或同級傳感器)+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盡管這一配置在當下中端機市場中不算頂尖,但其核心目標顯然是滿足日常拍攝需求,而非與影像旗艦對標。
結合小米的影像算法優化,新機在夜景、人像等場景中仍能提供穩定輸出,起碼日常掃碼是不會有什么壓力。
其他細節上,Turbo4Pro支持短焦光學指紋識別,保留紅外遙控和NFC功能,延續紅米手機一貫的“全能實用”風格。
不出意外,紅米Turbo4Pro應該還會支持X軸線性馬達、雙揚聲器等特性,加上澎湃OS2.0版本的優化,體驗上不會差。
同時參考紅米Turbo4標準版1999元的起售價,業內普遍預測Turbo4Pro的定價將落在2000-2500元區間,直接對標友商機型。
而且王騰在官宣中多次強調,Turbo4Pro的配置“全面Pro”“大于Ace/Neo”,其競爭策略顯而易見。
那就是以更高規格的芯片、更大的電池和更越級的質感,在同等價格段建立壓倒性優勢,這一策略的背后,是REDMI對中端市場用戶需求的精準洞察——消費者既希望獲得接近旗艦的性能,又不愿為品牌溢價支付過高成本。
總而言之,從驍龍8sGen4的首發,到7550mAh電池的突破,再到金屬中框的質感升級,只要定價合理,結果一定會是極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