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2024年167號公告提出,要擴大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模式,提出推廣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模式,這一模式在東莞推行成效如何?4月19日上午,東莞海關黨委書記、關長、二級巡視員潘英啟率隊走進東莞廣播電視臺“陽光熱線”直播室,現場回答廣大聽眾、網友的提問,并與大家在線交流。
先查驗后裝運改革 提速75%降費30%
據介紹,東莞海關深入推進跨境電商領域業務改革,在全國海關率先開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拼箱“先查驗后裝運”試點。該監管模式將海關監管提前嵌入到跨境物流的集貨環節,零散跨境電商出口小包裹經100%安檢后通過分揀線按物流線路開展理貨,同時系統自動向海關申報出口清單數據,海關布控指令同步傳至分揀系統,自動分揀出海關布控查驗命中的包裹,在裝箱前完成查驗,“化整為零”監管單元由傳統的“整車”細化為“包裹”,解決企業在配合海關查驗時卸貨難、找貨難、裝箱難等問題,又快又準,大大提升通關效能。
新模式把海關監管巧妙嵌入跨境電商物流的集貨環節,物流企業生產作業與海關申報查驗得以同步推進。在新模式下,通關時間較以往可以壓縮75%,通關環節費用可減少30%。試點以來,東莞海關通過此模式累計監管出口跨境電商貨物25萬余票,貨值1600余萬元。
跨關區退貨改革 以規模優勢降低企業退運成本
此外,東莞海關跨關區退貨試點改革改變了以往只能退運至原出口地所屬直屬關的模式,幫扶企業統籌收集不同口岸的退貨需求,以規模優勢降低退運成本,緩解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后顧之憂。
東莞海關是全國海關首批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改革試點單位,早在2022年9月即開始試點。
“我們積極采取措施進一步拓展深化此項試點。一是加強政策宣傳指導,推行‘一企一策’定制服務,如指導東莞電商企業建立‘境外預理貨+境內快速清關’模式,退貨周期從20天縮短至5天;二是創新監管作業模式,打破傳統串聯作業,實現并聯化作業,整體流程由6個環節精簡至3個,作業效率提升50%。以東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中心園區為例,通過流程再造,日均退貨處理能力從200票提升至2000票,退貨通關時間壓縮60%,為企業節約運營成本超100萬元 ,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東莞海關副關長蔡映榔介紹。
2025年第一季度,東莞海關監管跨境電商跨關區出口退貨超13萬票,同比增長8.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