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個月,中國車企相繼向外界秀出肌肉,各種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密集的技術大秀下,卻無法掩蓋車企對于技術落地的焦慮和忐忑。
尤其是在被稱為智能化的下半場,車企們同樣是野心和彷徨并存。和其他國家隊一樣,集團迫切需要在這場轉型中贏得先機。于是我們看到了飛行汽車GOVY、人形機器人Gomate、以及將在年內推動L3級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銷售。
但有意思的是,對于當下大熱的全民智駕,廣汽并沒有大談特談。畢竟這個詞幾乎已經提前預訂了年度熱詞,并不是說廣汽沒有信心和實力,相反它正先人一步,思考如何才能全權把握好技術?
4月12日,廣汽一年一度的科技日如約而至,安全成為集團今年的最強音。在行業集體陷入愈發癲狂的 " 功能軍備競賽 " 當下,廣汽清醒發出了安全吶喊。
如同一記重錘,敲打在高溫發燙的智能化下半場。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作為車企,我們不能只談體驗,卻忽略安全。”
科技日上廣汽集團同樣表示,“安全不是選配,是底線!”,并承諾所有技術升級絕不妥協安全底線。這種前瞻意識和社會擔當,或許才是技術驅動創新下的厚重底色所在。
堅守安全底線,廣汽敢為人先
“大家知道現在汽車行業最火的話題是什么嗎?”這是馮興亞在發布會開場后向觀眾拋出的問題。答案自然是大家都熟悉的智駕,但他同樣用一句話挑明了接下來的整場重點。
“離開安全談智駕,就是本末倒置。”今年年初隨著智駕安全的課題頻繁出現在輿論第一線,2月工信部等部委也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
不但從制度層面強化了車企對于智駕的重視,更重要的是隨著國內智能化發展進入深水區,用戶對于智駕安全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質變。
數據顯示,當前中國乘用車市場的L2級別智駕新車滲透率接近60%,2030年L2級別以上的智駕市場滲透率有望達到90%。目前國內市場正處于跨越“L2級別智能輔助駕駛”到“L3級別自動駕駛”的分水嶺。這同樣意味著對車企的智駕技術、整車安全架構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要求會更高。
目前廣汽集團已經低調獲得國家首批L3級別自動駕駛準入試點資格,也是國內僅有的七家之一。集團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司的L3級別自動駕駛車型將上市銷售。
技術上的創新并不意味著廣汽對于安全底線的妥協。事實是從1997年成立以來,廣汽集團從來不只是把汽車安全作為一項配置來看待,而是必須堅守的底線。馮興亞表示,“人是放在首位的。”
在略顯浮躁的當下,這種堅持顯得尤為珍貴??萍既丈?,廣汽首次公布了“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不但是對現有業態的適當糾偏,更是集團敢為人先,先人一步的魄力所在。
回歸造車本質,重構智能生態
如果只是單純看智能駕駛技術,廣汽屬于布局比較早的那一批。從2019年發布ADiGO智駕互聯系統以來,它始終深耕人工智能應用。今年3月中旬發布的“星靈智行”智能科技品牌,將全面加速智駕技術落地。
但在廣汽眼中,技術只是提升智駕體驗的一種方式,廣汽要做的是構建一個以安全為核心的智能汽車新秩序。在新系統中,安全將成為企業的生存線。這也是集團發布“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的核心思想,新生態將憑借全鏈路安全研發體系、全域安全技術和全時安全保障,樹立智能汽車安全新標桿。
比如面對L3級自動駕駛的落地,廣汽在人機責任方面的劃分處理,給了行業比較可靠的參考模版。首先是通過近乎超綱的測試不斷探尋智能汽車的安全邊界,同時在技術層面通過 DMS實刻評估駕駛員狀態,用“技術兜底”的方法來打破傳統傳統碰撞測試的局限。
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廣汽還打造了包括智能駕駛安全、智能底盤安全、主被動融合安全及電池安全在內的全域安全技術。比如在智能底盤安全方面,廣汽把感知技術、控制算法和動力系統與智能底盤控制深度融合,提升駕駛體驗的同時還保障了行車安全。
此外作為新體系重要載體的HL也同步上市,新車不但搭載了廣汽集團全新的GSD高階智駕,全系標配激光雷達與Orin-X芯片等智能硬件,能實現無圖領航,全場景覆蓋率超99%。而且采用的“阻熱—耐熱—防火”三重防護體系,可以實現毫秒級風險預警。
但在整個智能生態打造中,廣汽認為只有技術遠遠不夠,它需要把三電技術、高階的車規級芯片等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這屆科技日上,廣汽還發布了與中興通訊、裕太微電子、仁芯科技等聯合開發的12款車規級高安全芯片。同時廣汽還正式發起“汽車芯片應用生態共建計劃”,為了避免重復此前的芯片鎖喉噩夢,廣汽試圖從源頭打造自己的芯片矩陣。
當安全不再是產品的加分項,廣汽正在回歸汽車本質。正如廣汽總經理馮興亞所言,安全必須由車企定義。
綜述
過去一年,經歷轉型陣痛期的廣汽集團,把集團總部從廣州市區果斷搬到了大本營番禺。隨著“番禺行動”一系列新項目落地后,企業的自我變革成為最鮮明的信號。
恰逢智能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在各種技術狂飆的時候,廣汽如何進行自我革命同樣會是其他站在十字路口的企業,所參考的新范式。這次廣汽直接指出安全是智能化的必答題,這種價值選擇也將推動國內智能化向追求質量層面躍進。
進入新能源轉型下半場后,廣汽用“安全底牌”重新構建智能生態。不但是對安全的敬畏,更是以人為本的直接展現。最重要的是為當下發燙的行業降降溫,把整體價值觀重新拉回正確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