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下,中國汽車行業雖占據先發優勢,卻深陷同質化競爭與價格戰困局。一汽-大眾獨辟蹊徑,以“品質升級”重塑行業競爭邏輯——從終身質保政策到新能源安全布局,以用戶長期價值為核心,推動行業從“拼參數”向“拼體驗”、從“價格戰”向“價值戰”升級。這一戰略不僅彰顯了傳統車企的轉型智慧,更以“安全為基、品質為魂”樹立產業新標桿,為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范式。

終身質保:品牌長期陪伴的承諾
從2025年3月21日一汽-大眾發布攬境、攬巡整車終身質保政策后,緊接著在4月12日其又推出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政策。
自2025年4月12日-2025年5月15日,只要在一汽-大眾品牌經銷商處購買一汽-大眾全系燃油SUV車型的客戶,均可享受“雙終身”質保政策:也就是整車終身質保和原裝備件終身質保,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終身保障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

“雙終身”質保政策的推出,顯著降低了客戶長期用車成本,可以讓消費者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放心用車,不用再擔心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零部件的質量問題。按照用車15年計算,消費者可節省1萬-5萬元的維修成本。還要看到,此次政策更加展現了一汽-大眾從“促銷”向“營銷”、從“價格”向“價值”的轉變。同時,也是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守長期主義和利他主義的表現。
可以肯定的是,一汽-大眾“雙終身”質保政策的發布,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優質產品,也為汽車產業打造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桿。
品質支撐:德系精工鑄就的底氣
當前,中國車市競爭日趨激烈,有勇氣提出“雙終身”質保政策的車企實屬鳳毛麟角。而一汽-大眾提出這一政策的底氣,源于對產品及服務品質的充分信心。
眾所周知,德系品質的嚴謹與精良有口皆碑,早已成為行業品質標桿的代名詞。這背后,離不開其精密的工藝和嚴苛的品控。
從最開始的制造環節,一汽-大眾就將德系精工的品質展露無遺,“沖、焊、涂、總”四大工藝無一例外。
這其中,六序成型技術是一汽-大眾沖壓工藝中的一大亮點。與其他廠商常用的四序沖壓工序相比,多出來的兩道工序優勢盡顯。一方面,能讓板材在沖壓過程中成型更為充分,有效減少回彈現象;另一方面,還可以實現更復雜精確的造型。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眾普遍采用厚度為0.7mm以上電鍍鋅鋼板,相比普通鋼板更難腐蝕,大大增強了車身的耐用性與可靠性。

很多人都知道,激光焊接也是一汽-大眾的特色技術。據了解,一汽-大眾焊裝工藝依托德國MQB A2平臺,焊接強度要比普通點焊工藝提升30%,關鍵部位采用1000MPa以上熱成型特高強度鋼,配合128米涂膠長度,整車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密封防水性。
不僅如此,在涂裝環節,五重防護加空腔灌蠟技術能夠實現三年不銹蝕、十二年不銹穿,充分隔絕空氣和水分。畢竟,空腔防護覆蓋率超行業標準30%,防腐性能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在總裝工藝方面,一汽-大眾的底盤自動化率達到100%,配合領先行業的智能擰緊系統,數據可保存長達15年,可確保車上的每顆螺絲扭矩誤差≤±5%,最終通過45倍暴雨級淋雨測試與9類極限路況驗證,保障了車輛全場景的耐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