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美團發布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該品牌定位為“24小時新一代購物平臺”,聯合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的零售商、品牌商與本地中小商家,服務全國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需求。
目前,在美團App首頁第一行菜單列表里,就能看到閃購以單獨的一級入口出現,和外賣、團購等并列出現在第一行。在此前,“美團閃購”在App里并沒有獨立入口,只能通過超市便利店等入口才能看到展示。
美團閃購成獨立品牌
美團閃購業務于2018年在美團內部正式上線,經過多年發展已累計服務數億消費者。
接近美團的人士向藍鯨新聞表示,“美團閃購”獨立品牌的發布是經過長期內部籌備的戰略舉措,選擇此時推出是因為用戶需求和供給兩端均取得顯著進展。
美團副總裁、閃購事業部負責人肖昆表示,消費者在生鮮食品、酒水飲料、日用百貨、3C家電等商品上的消費粘性和頻次持續提升,順應消費者持續升溫的即時需求,所以才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
前述人員進一步透露,自去年以來,平臺數據顯示,用戶對閃購服務的粘性和依賴度呈現顯著提升趨勢。“去年,美團閃購用戶的下單頻次實現大幅增長。其中,日用快消品類的用戶規模和消費頻次增速領跑大盤,而3C家電等品類的用戶數、復購率和客單價也在穩步增長。”
美團閃購用戶增長的一個核心大背景是,即時零售持續在持續增長中,其覆蓋的品類正在持續拓寬。此前商務部發布的2024年即時零售行業報告顯示,目前,即時零售品類結構持續優化,逐漸進入全品類。
全品類的突破,意味著即時零售已不再只是滿足用戶“臨時性、應急性”需求(如外賣、藥品、夜宵)的補充渠道,而是深度融入日常消費,成為與綜合電商正面爭奪"剛需"市場的新力量。
即時零售正以“更快”+ “更近”與傳統電商平臺在核心戰場展開正面競爭。根據美團此前披露的數據,目前美團非餐飲品類即時零售日單量已突破1800萬單。前述人士稱,這一規模已經超過了一些平臺的自營電商。
具體來看品類,目前,從增速來看,即時零售品類不斷擴展,已經覆蓋到數碼家電、母嬰用品、美妝、醫藥保健、寵物、鞋服等各項生活所需。據《即時零售消費電子行業白皮書》顯示,過去 3 年,消費電子品類在即時零售市場獲得了高速增長,預計 2021—2026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8.5%,2026 年即時零售消費電子行業規模將超千億。
這也與美團閃購一些快速增長的類目相符,據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美團閃購酒類、水飲、零食等快消品單量大幅增加,3C家電類訂單增長表現突出。據他談到,目前,蘋果、華為、小米、美的、沃爾瑪、迪卡儂、MUJI等持續入駐加碼合作,帶動3C家電和日用百貨等核心品類快速提升。
在2024年三季度的財報會上,美團創始人王興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說道:“即時零售在整個電商大盤的滲透至少可以達到10%以上的水平。”
美團閃購的增速已經高于外賣,當時的財報電話會上,王興說:“閃購業務仍將受益于即時零售的線上化紅利和我們在供需兩側的持續做功,實現遠高于外賣的增速。”
此外,他提到:“美團也將積極推動外賣用戶和閃購業務的交叉銷售和老客提頻。”
根據《財經》測算,按照8500 萬核心人群每年點120 單,4億非核心用戶每年點30單估算,美團餐飲外賣日均訂單能達到6100 萬單。
這意味著,餐飲外賣作為日均超6000萬單的高頻入口,也將為閃購用戶轉化提供一個牢靠的基礎。
美團閃購的發力點:閃電倉,下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