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強烈沖擊下,B級車市場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亞迪漢月銷量輕松突破2萬大關,特斯拉Model 3頻繁降價攪局市場,而曾經被奉為“神車”的本田雅閣,銷量卻遭遇腰斬。這究竟是消費者追求新鮮的心理作祟,還是這位車壇“老將”真的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今天,我們就拋開情懷濾鏡,來看看第十一代雅閣如何憑借“混動+保值率”與新勢力展開激烈對抗。
一、設計爭議:油膩大叔變身“運動型男”?
第十一代雅閣在設計上進行了大膽的轉型,采用扁平化六邊形格柵,搭配貫穿式尾燈和溜背轎跑線條,整體風格更加年輕、運動,徹底告別了以往“中年專屬”的刻板印象。然而,這種激進的改變卻引發了一些老用戶的不滿,他們認為雅閣失去了以往的經典韻味,就像“丟了魂”一樣。
走進車內,10.2英寸的儀表和12.3英寸的中控屏還算中規中矩。不過,相比新勢力車型上那些夸張的“彩電冰箱”配置,雅閣保留的大量機械按鍵和實體旋鈕,就顯得有些“復古”了。但也有不少老司機對此表示贊賞,覺得這些傳統設計操作起來更加直觀、實用,不需要在復雜的屏幕菜單中尋找功能。
空間方面,雅閣2830mm的軸距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偷空間”能力,后排乘客的膝部空間可達3拳,十分寬敞。但溜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頭部空間,身高180cm以上的乘客坐在后排,可能會稍感壓抑。
爭議點:雅閣的年輕化設計雖然目標明確,但能否成功吸引Z世代消費者的目光,還是個未知數。這種改變會不會導致它既失去了中年消費者這個基本盤,又難以打動新勢力的忠實用戶,落得個兩頭不討好的結果呢?
二、混動系統:i-MMD的“封神之路”到“末路狂奔”?
本田的第四代i-MMD混動系統一直以來都備受贊譽。它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機組成,在低速行駛時,車輛依靠電驅,動力輸出平順絲滑,靜謐性極佳;高速行駛時,發動機直接驅動,高效省油。在匱電狀態下,百公里油耗僅為4.8L ,加滿一箱油輕松跑1000km ,這一出色的燃油經濟性依然是雅閣的王牌優勢。
不過,雅閣混動在性能上也存在一定短板。電機功率為135kW,零百加速需要7.6秒,與比亞迪漢DM-p的3.7秒相比,差距明顯,因此也被一些人調侃為“馬路三大媽2.0”。
用戶真實反饋:
“在市區通勤時,雅閣混動安靜又省油,體驗非常好。但上了高速超車時,發動機的嘶吼聲就有點讓人尷尬了。”
“我的雅閣混動開了8萬公里,電池幾乎沒有衰減,混動系統的可靠性真的沒得說,比某迪強多了。”
三、智能化:合資車的“恥辱柱”還是“夠用黨”福音?
在智能化方面,雅閣搭載的Honda CONNECT 4.0系統支持CarPlay和語音控制功能。但系統反應存在2秒左右的延遲,語音控制也只能操作一些基礎功能,如導航、音樂播放等,與國產車機相比,明顯處于劣勢,被狠狠“降維打擊”。
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倒是全系標配L2級輔助駕駛,車道居中功能的穩定性甚至超過了豐田。但自動泊車功能卻不太靠譜,操作時車輛軌跡像畫龍一樣,不太精準,所以新手司機最好還是選裝360全景影像,以確保停車安全。
用戶吐槽:
“雅閣的車機導航太難用了,還不如手機支架上的手機導航方便,還好有CarPlay救我。”
“都2024年了,OTA升級居然還得跑去4S店,這也太離譜了吧!”
四、價格博弈:終端優惠4萬+,保值率神話崩塌?
本田雅閣官方指導價在17.98萬 - 25.88萬之間,不過市場終端優惠力度相當大,最高可達4.5萬(具體以實際市場為準),混動入門版車型落地價輕松殺入18萬區間,性價比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