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4胡潤品牌榜》顯示,300強中國品牌總價值為6萬億元,較去年下降12.6%。盡管整體市場承壓,消費電子、汽車制造等行業逆勢增長,品牌競爭格局加速重構。貴州茅臺以8000億元品牌價值連續第七年蟬聯榜首,但其價值自2020年以來首次跌破萬億元大關,同比下降24%。抖音以2450億元品牌價值超越微信,成為價值增長最多的品牌,并首次登頂“最具價值民營品牌”。
頭部品牌競爭格局生變:抖音上位,中國移動重返前十
在品牌價值十強中,貴州茅臺雖仍居首位,但其與后續品牌的差距明顯縮小。2023年,茅臺品牌價值相當于其后五個品牌的總和,而2024年僅超過第二名至第四名的總和。抖音以500億元的增幅成為最大贏家,其電商交易額在2023年實現256%的爆發式增長,直播銷售額更增長5.7倍,推動品牌排名上升三位至第二。微信以2350億元品牌價值保持第三,拼多多首次躋身前五強,品牌價值達2050億元。
中國移動時隔五年重返前十,品牌價值增長31%至1000億元,成為唯一進入十強的通信服務商。而國窖1573則從第八名跌至第十九名,反映出高端白酒市場需求的疲軟。值得關注的是,民營品牌在榜單中占比達66%,抖音、微信、拼多多、華為、小米等六家民營企業進入前十,民營經濟活力持續釋放。
在2024年胡潤品牌榜前20名中,僅有工商銀行一家銀行品牌入圍,排名第18位,品牌價值為64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微增1%。與茅臺(8000億)、抖音(2450億)、微信(2350億)等頭部品牌相比存在數量級差距,反映出在品牌價值維度,銀行業與消費、科技行業存在顯著差異。
行業價值重構:消費電子與汽車制造崛起,酒類收縮顯著
消費電子行業以32%的總價值增幅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華為終端業務的復蘇是主要驅動力。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推動其品牌價值增長89%至850億元,并重返民營品牌前十。廣東省在消費電子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華為、榮耀、大疆等品牌貢獻了行業六成以上的價值。
汽車制造行業同樣表現亮眼,品牌數量較兩年前增加11個,總價值增長14%。比亞迪以1200億元品牌價值衛冕行業冠軍,奇瑞憑借1.6倍的價值增長超越蔚來躋身第三,搭載華為技術的問界以225億元位列第四。相比之下,酒類行業總價值下降28%,23個上榜品牌中有6個退出榜單,供需失衡與渠道庫存壓力成為主要挑戰。茅臺、五糧液等頭部品牌加速國際化布局,通過參與達沃斯論壇、紐約時報廣場活動等探索新增長點。
區域與品牌生態演變:滬港深成創新高地,多品牌策略成效凸顯
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和香港六大區域貢獻了75%的上榜品牌。香港新增6個品牌,總數達14個,新鴻基地產、信和置業等房地產企業首次上榜。上海憑借7個新品牌成為創新高地,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等游戲品牌獨立評估后進入榜單。
50個新上榜品牌中,傳媒與娛樂行業占據9席,醫療健康與汽車制造分別新增7個和6個。騰訊、阿里巴巴等19家母公司通過多品牌策略擴大市場份額,其旗下品牌雖僅占榜單7%,卻貢獻了23%的總價值。例如,騰訊拆分出微信、騰訊視頻、王者榮耀等品牌,阿里巴巴則擁有天貓、淘寶、盒馬鮮生等六大上榜品牌。
此次榜單調整亦反映出市場分化加劇,40個品牌退出榜單,主要集中在酒類、金融等傳統行業,而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快速崛起。隨著政策引導與消費升級,中國品牌的高質量發展路徑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