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汽車行業掀起了一股電動化轉型的熱潮,保時捷也不例外。早在 2019 年,保時捷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 800V 高壓平臺的量產電動車 ——Taycan,正式宣告進軍電動車市場。在 Taycan 的研發過程中,保時捷投入大量資源,構建全新電動驅動系統,優化電池技術、熱管理系統以及車輛控制策略,使其在性能、續航、充電效率等方面達到行業標桿水平,為自身電動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臨的挑戰?
然而,保時捷的電動化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24 年,Taycan 銷量同比大跌 49%,即便在電動車普及率極高的中國市場,需求也下滑 28%。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市場降溫,德國政府削減電動車補貼,市場需求縮水。面對這樣的困境,保時捷意識到 “豪賭電動化” 存在風險,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電動化戰略。?
戰略調整舉措?
為了應對挑戰,保時捷對戰略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在動力系統方面,決定延長部分經典發動機的生產周期,如宣布 Cayenne 和 Panamera 的 V8 發動機將在 2030 年之后繼續生產,以滿足偏愛大排量燃油車的用戶需求。同時,提升混合動力車型的占比,為更多車型增加插電混動版本,使其兼顧性能與環保,以應對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此外,重新評估純電動車計劃,原定于 2026 年發布的純電動 Cayenne 可能推遲,純電 Macan 也在討論是否需要內燃機版本。?
轉型中的堅守?
盡管在電動化轉型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并做出戰略調整,但保時捷始終堅守品牌核心價值 —— 駕駛樂趣。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電動車,保時捷都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極致的駕駛體驗。每一款保時捷車型都要經過長達 24 個月的高溫高寒測試,以確保車輛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在材料選擇上,保時捷也注重環保,如 Taycan 的車身鋁材回收率高達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