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第四代博越L在開封清明上河園上演了一場跨越千年的“科技入畫”首秀。這場發(fā)布會不僅以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背景,更用一組數(shù)據(jù)震撼車圈:上市9年,博越家族全球銷量突破200萬輛,平均每2.3分鐘售出一輛。在新能源浪潮洶涌的當下,這款燃油SUV為何能逆勢突圍?將從四大維度解碼“吉利智慧”。
設計破局:山河氣韻演繹“東方美學覺醒”
當“國潮設計”成為車企內(nèi)卷新戰(zhàn)場,第四代博越L以“山河氣韻”設計語言給出了教科書級的答案。車頭16道32片直瀑式格柵如飛瀑傾瀉,2.4米貫穿燈帶以《清明上河圖》的工筆精度雕刻1500余道紋理,既呼應古都開封的千年文脈,又以“中國R角”的黃金曲率展現(xiàn)現(xiàn)代工業(yè)美學。
內(nèi)飾更將中式雅韻推向極致:15.4英寸2.5K懸浮大屏如展開的水墨長卷,50個切割面的水晶擋把與麂皮材質(zhì)碰撞出輕奢質(zhì)感,256色氛圍燈甚至能通過AI感知情緒切換光效。這種“從視覺到觸覺”的全維度美學浸潤,讓年輕用戶直呼:“開它出門,仿佛隨身攜帶一座移動藝術館。”
智能越級:燃油車打出“AI王炸”
誰說智能化只是電動車的專利?第四代博越L用三大黑科技打破偏見:
1. “人車共情”的AI座艙:搭載Flyme Auto系統(tǒng),7nm龍鷹一號芯片提供8155兩倍算力,四音區(qū)語音交互甚至能聽懂“我有點冷”的模糊指令,座艙音樂可無縫流轉(zhuǎn)至手機。
2. “越開越懂你”的AI駕控:基于GEEA3.0電子電氣架構,車輛能學習駕駛習慣,自動調(diào)節(jié)油門響應、懸架軟硬,WLTC油耗低至6.2L/100km。
3. “全時守護”的AI云診斷:云端神經(jīng)中樞實時監(jiān)測300+項車況,故障預警響應快至3分鐘,徹底告別“修車盲盒”。
正如車主所言:宛如副駕坐了個AI老友,雨天自動關窗、疲勞時推送提神歌單,連紅綠燈讀秒都投射在AR-HUD上,科技與溫度都拿捏住了。
用戶共創(chuàng):200萬“博樂”撐起的信任金字塔
從漠河-70℃極寒到珠峰5200米高原,博越家族用100℃溫差挑戰(zhàn)、卡拉麥里無人區(qū)穿越等極限測試驗證品質(zhì);從“全民定價”到Flyme Link手車互聯(lián)功能迭代,用戶深度參與產(chǎn)品進化。
更難得的是,博越將“科技平權”貫徹到底:入門版即標配8155芯片、540°全景影像,高配車型搭載16揚聲器無界之聲音響,售價卻堅守11.57萬-14.97萬元區(qū)間。這種“30萬級配置、10萬級定價”的誠意,讓年輕人用緊湊型預算開上“B級豪車體驗”。
張觀小結:燃油車的“文藝復興”啟示錄
當?shù)谒拇┰絃的鎏光星河燈帶與清明上河園的古建燈火交相輝映,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產(chǎn)品力的勝利,更是中國汽車工業(yè)從“追隨者”到“定義者”的蛻變。在智能電動車狂飆的時代,博越L用“東方美學+AI革命+用戶共情”的三叉戟,證明燃油車依然可以“向新而生”——畢竟,真正的熱愛,從不由能源形式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