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后臺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iPad 11和mini7到底怎么選?"
這倆一個是大屏入門款,一個是性能小鋼炮,價格相差近千元,但各自藏著蘋果的"刀法陷阱"。
今天咱們就撕開參數偽裝,結合真實體驗,給到最痛快的選擇答案!
一、先看核心矛盾:你買iPad到底為了什么?
很多人選錯,是因為沒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舉個真實案例:
粉絲@小王花4799買了mini7,結果發現看網課時分屏太小,眼睛累到流淚;
粉絲@阿琳貪便宜選iPad 11,結果玩《原神》十分鐘就卡成PPT,氣得想摔機。
記住!這兩個產品的定位,根本不在一個次元:
· iPad 11 = 客廳沙發追劇神器 + 學生黨網課本 + 輕辦公備胎
· mini7 = 地鐵通勤游戲機 + 咖啡廳生產力工具 + 口袋創意畫板
二、性能血戰:A17 Pro殘殺閹割版A16
別看都是數字迭代,芯片差距堪稱史詩級!
實測數據說話:
· 《原神》須彌城跑圖:mini7平均59.3幀,溫度42°C;iPad 11幀率波動到48幀,溫度飆到47°C
· Final Cut Pro導出4K視頻:mini7耗時3分12秒,iPad 11直接閃退(內存爆了)
關鍵真相:
iPad 11的A16芯片被砍了一刀!
· CPU核心數從6核→5核
· GPU核心數從5核→4核
相當于拿iPhone 14的芯片裝進平板,還要帶更大屏幕,性能直接打七折
三、屏幕對決:一寸大一寸強?錯!
iPad 11的10.9英寸屏看似占優,實則暗藏缺陷:
· 非全貼合屏,寫字像"隔靴搔癢"
· 僅支持一代Apple Pencil,充電要拔筆帽插屁股(2025年了啊!)
反觀mini7的8.3英寸屏:
· 支持Apple Pencil Pro懸停功能,畫畫精準度提升30%
· 解決祖傳"果凍屏"問題,滑動體驗絲滑如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