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上海車展前夕,上汽之夜在黃浦江岸如約而至,跟以往有所不同。除了細數70年前的造車夢開始,到如今的智能制造產業升級。上汽集團帶來了很多驚喜,在這些驚喜的背后蘊藏了無數艱辛和努力。

在上汽之夜現場看到了上汽集團的朋友圈,有我們熟知的華為、地平線、momenta、火山引擎、OPPE等相關的數十家全球頂尖的科技企業。而這些企業是能夠為上汽帶來智能駕駛、智能制造、車聯網、AI、新能源技術等方面的強強融合。
目前上汽集團旗下有智己汽車、上汽乘用車分公司(榮威、名爵)、飛凡汽車、上汽大眾(包括大眾、奧迪、斯柯達)、上汽通用(包括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上汽通用五菱(包括五菱、寶駿)、上汽大通、南京依維柯、上汽輕卡、上海申沃、上汽依維柯紅巖,這些品牌涵蓋了從自主品牌到合資品牌,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的廣泛范圍,或許只有上汽才有實力和底蘊容納眾多企業。

在上汽之夜聽到最多的就是平權,平權打破壟斷、重構規則,形成全新的產業結構和新的出行形態。上汽總裁賈建旭認為未來五年,Robotaxi將規模化、量產化,出行將成為一種服務,每個人都有能力去享受平民化。這樣的個性化是要走兩個步驟,一個是汽車軟件個性化,另外一個是汽車硬件個性化。達成這樣的個性化服務的前提是需要以“平權”重塑產業價值,以“共創”重構生態格局,方能推動中國汽車,從規模領先邁向全面領航。

車作為出行屬性的形態,安全永遠是平權的底線。上汽以全方位的主被動融合安全,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數字技術,產品不怕撞,不會撞,放心開。通過全鏈路、精冗余的系統保障,構建智能化時代的“安全冗余。

雖說智能駕駛是目前發展迅速的趨勢,但對于上汽而言策略很簡單,一方面,上汽繼續深化與合資伙伴的合作。另一方面,上汽積極拓展與華為、寧德時代、Momenta、地平線、阿里等頭部企業的合作,堅持不設技術圍墻、不做生態孤島、不懼跨界競爭的“朋友圈”原則,借助各自領域的優勢資源互補,打造全新用車體驗。

在這場發布會上,我聽到最多的就是“用戶”,這也緊扣發布會的口號-懂車更懂你。用戶不管對于任何一個企業都是最堅實基礎,像上汽這樣擁有9400萬用戶的龐大企業,對于用戶的重視程度不亞于是自己的生命。用戶希望“安全”,上汽就努力打造“機甲衛士”,全方位守護出行每一程。用戶希望“好用”,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全家桶”,讓汽車真正成為聰明伙伴。用戶希望“做主”,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臺,讓用戶聲音轉化為產品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