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北京4月10日電 (趙斌)首屆“金張掖農優品”進京推介會9日在北京新發地舉辦。推介會展示張掖特色優質農產品,聚焦我國蔬菜等農產品市場現狀、品牌建設現狀及地方打造農產品品牌的發展方向。
2025年4月9日,首屆“金張掖農優品”進京推介會在北京新發地的活動現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我國蔬菜等農產品市場已從短缺走向供大于求,供需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常務副總經理顧兆學指出,消費者對名特優新蔬菜水果需求量增加,尤其是精細蔬菜和精品水果,新奇特品類也備受青睞。同時,食品安全成為焦點,綠色有機無公害產品愈發受歡迎。消費模式變革推動生產模式調整,電商直播和即時配送等新興業態興起,要求農產品具備更好的包裝和更高品質。在此背景下,市場對有品牌、附加值高、品質好的產品需求更大。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會長戴中久表示,我國是蔬菜生產消費大國,近年來蔬菜品種不斷更新,質量顯著提升,但食品安全仍是關鍵。市場上有機、無公害蔬菜的出現,表明我國在提高蔬菜安全方面取得進展。當前,品牌影響力對市場銷售影響顯著,新發地、壽光等大型批發市場品牌以及云南蔬菜等品牌蔬菜,都因品牌效應提升了市場價值。
以張掖為例,其地處“北緯38度”全球最佳農業產業帶,黑河穿境而過,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土壤肥沃、水源潔凈,為有機農產品提供得天獨厚條件的生長條件。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油瓜菜生產基地,張掖玉米制種面積和年產種量分別占全國的42%和45%,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數量位居甘肅全省前列。
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張掖亦成效顯著,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達99%以上,張掖肉牛入圍農業農村部精品培育目錄及十大“甘味”區域公用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在打造農產品品牌過程中,還需警惕一些風險,要注重品牌建設和原產地保護,避免品牌價值受損。
戴中久提醒,各地不能盲目跟風,要結合自身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如云南利用高原生態優勢打造蔬菜品牌,海南借助冬季生產優勢打造冬季蔬菜特色品牌。張掖應發揮生態和資源優勢,突出西北特色,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