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汽通用五菱舉辦了“2025技術進化日”上,并隆重發布了基于碳化硅的電驅系統。
眾所周知,全球新能源汽車兩大巨頭特斯拉和比亞迪已經大規模采用了碳化硅電驅系統,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前三的車企,五菱的車型的價格比較親民,此前主要采用基于硅基器件的電驅系統。此次五菱首次宣布采用碳化硅技術,預計將進一步推動碳化硅技術在15萬元級以下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的普及應用,同時五菱導入碳化硅也側面反映了碳化硅模塊價格越來越有競爭力。
五菱發布靈犀動力3.0
采用新型碳化硅模塊
4月7日,上汽通用五菱在杭州電競中心舉辦“向上·超越”2025技術進化日活動,發布多項電智化技術成果,涵蓋神煉電池、靈眸智駕、靈語座艙和靈犀動力四大板塊,全面升級“人民的電智神車”。其中,靈犀動力3.0碳化硅電驅成為亮點。靈犀動力3.0采用十合一高集成電驅,集成P1電機、P3電機、雙電機控制器模塊、耦合系統模塊等關鍵部件,系統重量降低10%,最大承載扭矩超4000N·m,結合主動加熱和脈沖加熱,既保證動力強勁平順,更提升了冬季低溫環境下的充電性能。
更值得關注的是,靈犀動力3.0的雙電機控制器模塊采用行業領先的碳化硅功率模塊,兼容無級升壓技術,功率密度提升50%,效率提升2%,饋電油耗更低。
據“行家說三代半”跟蹤梳理,2024年底,上汽通用五菱的上一代五菱靈犀混動DHT(第四代)也是聯十合一的電驅系統,與靈犀動力3.0不同的是,上一代DHT的電控采用了臻驅科技的OreoPACK功率模塊,該模塊采用了IGBT芯片和雙面散熱塑封技術。
而除了OreoPACK外,臻驅科技目前還主推有另一款小型化功率模塊產品SlimPACK。從這次發布會的照片可以看出,五菱的碳化硅模塊與SlimPACK具有很大的相似度,主要的區別在于DC側端子發生了變化。
在發布會上,五菱表示,未來他們還將繼續推出靈犀動力4.0,新的混動系統將基于800V高壓架構打造,并引入十二合一高集成電驅,在集成設計和電機性能上持續進化,繼續挑戰15萬級30000rpm的性能平權。
五菱EV累計銷量全球前三
有望強勢拉動碳化硅應用需求
據五菱官方消息,2025年第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總體汽車的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7.7萬輛,同比增長12.3%;其中,新能源車型累計銷售19.9萬輛,同比增幅達71.3%,新能源占比超過50%。至此,上汽通用五菱成為中國首個累計產銷突破3000萬輛的汽車品牌,并憑借新能源轉型的迅猛步伐,以累計275萬輛的銷量規模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三。“行家說三代半”認為,五菱作為全球新能源銷量前三車企,首次宣布在混動系統重導入碳化硅電驅技術,未來有望大規模量產應用于10萬-15萬元主力車型,這將帶來多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憑借五菱自身的體量直接帶動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需求大幅增長,進一步擴大碳化硅行業的市場規模。二是五菱在混動系統導入碳化硅將為汽車行業樹立標桿,促使其他車企加快在混動車型和低價車型中采用碳化硅模塊的步伐,加速碳化硅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普及和推廣,提升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中的滲透率。三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大規模應用將促進碳化硅器件的產能擴張和規模效應的發揮,使得碳化硅器件的生產成本逐漸降低。
四是五菱的車型通常價格親民,五菱采用碳化硅模組也側面反映了碳化硅與傳統IGBT模組的價差已經逐漸縮小,碳化硅對于車企的價值不再局限于系統級降本層面,而是在模塊價格層面為車企帶來更大的實惠,碳化硅器件的價格下降將使碳化硅器件的性價比優勢更加明顯,更具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企業采用碳化硅器件。
五菱碳化硅供應商是誰?
電驅、電控供應鏈全面剖析
據“行家說三代半追”蹤了解,五菱的雙電機電控和功率模塊主要供應商為柳州臻驅電控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臻驅科技與五菱柳機合資成立柳州臻驅電控科技有限公司,聯手打造電機控制器及核心零部件產品。
據廣西汽車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曉峰此前公開介紹,柳州臻驅電控科技以雙電機控制器作為重點突破的方向,包含著IGBT電機控制器、碳化硅電機控制器等,其中碳化硅電機控制器已經量產并實現出口。
臻驅科技的混動專用雙電控及自研車規級功率模塊已搭載于五菱星辰等車型,2024年臻驅的總出貨近50萬臺套。
除了臻驅外,據“行家說三代半”了解,五菱還與多家優秀的電驅、電控供應商進行深度合作:
▲ 中車電驅:
中車時代自2019年起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2020年聯合實驗室揭牌,2022年首款三合一電驅產品E300p搭載五菱繽果上市。截至2024年底,累計交付超40萬臺套電驅產品,覆蓋五菱星光S等車型。
據乘聯分會數據,2025年2月中車時代配套量達1.6萬臺,累計達2.7萬臺,環比增長37.16%,當前主要配套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一汽紅旗、長安汽車等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高達68.5%。
▲ 陽光電動力:
據乘聯分會報告,2025年2月陽光電動力配套量達2萬臺,累計達3.3萬臺,環比增長43.93%,當前主要配套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品牌,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高達75.0%。
今年初,陽光電動力官方曾披露,陽光電動力已為五菱旗下多款乘、商用車型提供電機控制器及車載電源產品,累計交付超百萬臺。2024年,陽光電動力全力推進技術升級與產能突破,以100天30萬臺產品的交付速度,助力五菱宏光MINI EV家族、繽果系列、五菱揚光等熱門車型的快速量產。
▲ 英搏爾:
作為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領域的核心戰略合作伙伴,英搏爾已成功為五菱旗下多款暢銷車型提供高性能電驅動解決方案,其車載電源系統及電機控制器等核心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五菱宏光mini系列、五菱星光、五菱揚光等多款明星車型。
▲ 輊驅科技:
2024年其柳州生產基地投產,具備30萬臺新能源汽車DHT/EDS量產能力,同時,已在上汽通用五菱的整車廠完成定點。
此外在發動力和動力總成方面,五菱的主要供應商為五菱柳機何賽克科技。
其中,五菱柳機作為廣西汽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專注于傳統內燃機及新能源動力總成的研發與生產,為上汽通用五菱提供發動機、鑄造件等核心零部件。
而賽克科技是上汽集團旗下專注于混動系統、電驅、電池等新能源核心技術的子公司,主要負責靈犀動力混動發動機的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