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在穗召開。會議期間,樂聚機器人合伙人楊金發布了搭載M-Robots OS的人形機器人。他認為,引入M-Robots OS 1.0系統后,人形機器人進化將大大提速,實現從單一功能向跨領域協作、從“獨立工具”向“智能中樞”的升級。
自2016年成立以來,樂聚一直堅定發展人形機器人,其大、中、小產品一脈相承。據悉,樂聚機器人對人形機器人的規劃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其主要聚焦科研和商業服務場景,目前這一領域已經相對成熟。
在科研方面,樂聚同哈工大就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人才培養達成了合作。“我們其實也將高校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早期試驗場。”楊金解釋,現階段,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突破程度還遠遠無法追上人們的想象空間,通過與高校協同進行人才培養、技術突破、產品迭代,也將能反哺產業發展。
此外,在展廳導覽方面,搭載了盤古大模型的樂聚機器人已經可以進入展廳進行引導迎賓,未來樂聚還計劃讓機器人從事導購、導覽等工作。
第二階段,人形機器人會逐步進入工業場景。楊金表示,樂聚已經調研了很多工廠,尤其是汽車廠和3C廠很多非標準化的崗位已面臨招工困難,需要人形機器人進行轉型升級。今年1月,樂聚完成100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交付,到3月底,交付數量又翻了一番,因此他預估,今年可能是樂聚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元年。
他進一步補充,目前階段,人形機器人在工廠中主要是場景示范的作用,不同機器人各自為戰。下一步,樂聚將探索多機協作,待到整個工廠鴻蒙化后,還能進行統一部署、統一調度,實現真正的萬物智聯,“未來我們可以把人形機器人想象成工業大場景中的細胞,它同其他系統、AGV小車、工業機器人等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它們相互之間能夠交互、協調,而不是單體割裂的”。
待工業領域成熟后,最后一階段,樂聚將逐漸強化人形機器人的通用能力,使其進入家庭、康養等場景。據介紹,目前,樂聚已經同中國移動、海爾、蘇州康養集團等生態伙伴達成有關合作,面向家用等場景進行數據采集和訓練。
楊金表示,M-Robots OS 1.0系統有助于加速這一進程。
首先,在技術突破層面,傳統機器人受限于封閉系統,跨設備協同需復雜定制開發,而開源鴻蒙的分布式架構與軟總線技術實現了設備間無縫互聯。例如,家庭場景中,機器人可聯動智能冰箱、健康監測設備,自動補貨或預警健康風險;工業場景中,通過標準化接口快速適配機械臂、AGV等設備,產線改造周期縮短50%。
其次,M-Robots OS能激活開放共享的創新協同。開源鴻蒙的開放性吸引了全球開發者與企業共建生態,中小企業可調用導航算法、感知模塊等標準化功能,節省70%底層研發成本,專注細分場景創新。目前,開源社區代碼貢獻超450萬行,500余款設備通過兼容認證,覆蓋工業、醫療等領域,為規模化落地提供了基礎。
最后,在場景創新上,開源鴻蒙將解鎖社區治理、智慧康養、低碳生活三大場景,例如及時識別和響應老人跌倒等情況,實現從功能替代到社會價值重塑。
“開放生態還會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楊金認為,就像手機App一樣,用戶可通過“模塊商店”靈活擴展功能,如下載教育輔導或健身私教服務,從工業到城市治理,從居家到低碳社會,開源鴻蒙驅動的機器人將成為智能化轉型的核心載體,引領技術普惠與可持續發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