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建強新能源產業(yè)鏈
扎根青島20年,從整車到關鍵配套、從生產到營銷,一步步夯實產業(yè)布局
日產超過1900輛、月產突破5萬輛,今年3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再次刷新了近年來的生產紀錄。
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導入兩款新產品——宏光MINI EV四門版和五菱之光EV,加速電智化轉型。在新車型帶動下,今年前兩個月,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產值同比增長258%,預計今年一季度產值就將達去年一半。
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車間正在焊接車身。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青島“10+1”創(chuàng)新型產業(yè)體系中重點發(fā)展的新興產業(yè)之一。今年初發(fā)布的《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明確將推動整車企業(yè)轉型升級列為青島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發(fā)力方向之一。
上汽通用五菱2005年落戶青島,是青島最早引進的整車企業(yè)。在經歷了燃油車發(fā)展階段、新能源轉型階段之后,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今年正式跨入了電智化轉型的新階段。這將助推青島加速實現“到2027年,全市整車產量超過1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0%”的目標,同時帶動青島在動力電池系統、電驅電控等關鍵領域配套能力不斷增強。
“商乘并舉”,領跑細分市場
2020年,宏光MINI EV上市,開辟了微型純電動汽車新賽道。根據上汽通用五菱披露的數據,截至目前,宏光MINI EV累計銷量已突破150萬臺,穩(wěn)居全球微型新能源汽車銷冠,平均每90秒就誕生一位新車主。而宏光MINI EV四門版就是這款“國民神車”的升級版,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競爭不斷加劇的形勢下,宏光MINI EV四門版的推出顯然意在強化五菱品牌在微型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的優(yōu)勢。“盡管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整體仍處于上升階段,但從競爭態(tài)勢上來看已經步入淘汰賽,稍不留神就會掉隊。”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高豐表示,五菱具有很長的產品線,聚焦到每一款產品,會根據細分市場需求,將產品做到極致。
近年來,雖然汽車圈有一股把車“越做越大”的風潮,但不容忽視的是,微型車仍然是潛力巨大的細分市場。上汽通用五菱營銷總監(jiān)早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00級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可達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規(guī)模。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我國純電微型車市場累計零售銷量達到124.8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2%。商機驅動下,長安、吉利等車企也紛紛推出了純電微型車。
據高豐介紹,宏光MINI EV車型在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銷量最高,青島是五菱在北方布局的唯一生產基地。目前,宏光MINI EV四門版由青島基地“獨家生產”,自去年11月開啟預訂到今年3月,累計銷量已突破45000臺。
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一直采取“商乘并舉”發(fā)展思路。不論商用車還是乘用車,“青島造”五菱汽車一直是細分市場上的明星產品,其多款產品處于領跑地位。比如,在早期燃油車發(fā)展階段,以五菱榮光為代表的燃油車型,開創(chuàng)了“大微客”細分市場,借助青島地理優(yōu)勢輻射全國,成為中國的“致富神車”。
今年新投產的五菱之光EV,則是五菱紅標品牌新能源轉型的重要產品。據高豐介紹,五菱紅標定位“致敬每一代奮斗者”。當前,主要作為生產工具的微面商用車型對電動化的需求要更高于乘用車,五菱不斷加大純電商用車布局力度,今年將五菱之光車型進行了電動化改版,用車成本不到同級燃油車的1/5,還能兼顧家庭出行場景,進一步拓寬了五菱電車在細分市場的覆蓋能力。
從整車到配套,構建全產業(yè)鏈
五菱品牌的一步步成長壯大,是中國汽車工業(yè)由大到強不斷奮進的縮影。
以純電動汽車為重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歷來被視為中國汽車工業(yè)“換道超車”的重要機會。在行業(yè)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車企借勢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步入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快車道。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新最為活躍的國家,在動力電池、芯片傳感器、車載操作系統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變革性技術突破。
據高豐介紹,作為首個整車產量累計達到3000萬輛的中國汽車品牌,五菱建設了國家級新能源汽車實驗室,自主研發(fā)神煉電池、芯片控制器、電驅電控等核心技術,實現從電池、電控到整車的全鏈自主可控。
“青島發(fā)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提出圍繞動力電池系統、智能座艙系統、車規(guī)級芯片、智能底盤、電驅電控等重點領域,對關鍵配套進行系統性重塑的目標。這與我們五菱布局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方向高度契合。”高豐表示,自落戶青島以來,上汽通用五菱累計生產整車超800萬輛,實現產值超3000億元,帶動45家供應鏈企業(yè)落戶青島,本地供應商產值累計達380億元。
步入電智化轉型新階段,上汽通用五菱在助推青島整車制造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發(fā)展的同時,也進一步助力青島健全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
今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在青島投產兩款新車型的同時,也正式投產了電驅、電池項目。其中,電池項目規(guī)劃年產能達30萬臺,生產五菱自主研發(fā)的神煉電池。神煉電池首創(chuàng)不起火電芯“問頂技術”,不泄漏、不起火、不爆炸,并通過“車端+云端”雙BMS智能協同全天候安全巡檢。此外,得益于電池包的創(chuàng)新結構設計,神煉電池能實現單個電芯的維修和替換,為用戶節(jié)約90%的維修成本。
搶抓“兩新”機遇,從生產到營銷全方位升級
去年以來,國家“兩新”政策的出臺給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帶來了新一輪利好。今年1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被認為將接續(xù)推動國內汽車消費的增長。據乘聯會測算,2025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將達1330萬輛,同比增長20%,市場滲透率將達57%。
要想搶抓市場機遇,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考驗的是車企的綜合實力。從供應鏈把控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到市場營銷、品牌建設能力,沒有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被忽視。上汽通用五菱在營銷端、產品端、生態(tài)鏈端、智造端持續(xù)發(fā)力,推動綜合競爭力持續(xù)提升。
作為五菱品牌輻射北方市場的重要支點,青島公司也在推進一場深層次的變革。“過去我們生產基地只管生產制造,但現在我們正在以青島分公司為核心,搭建營銷支持平臺。目前青島公司已經有100名精英員工加入營銷支持的隊伍。”高豐表示,營銷支持隊伍的成員既有來自行政部門的員工,也有來自生產一線的工程師,依靠不同崗位的工作積累共同做好營銷支持。
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也在醞釀新一輪智能制造升級。據高豐介紹,五菱研發(fā)了精益智造LIM模式。這種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流水線模式,形成以“靜態(tài)”和“動態(tài)”相結合的“柔性島”,能夠更好適應當下汽車行業(yè)“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變化。
不僅如此,該模式能夠加速AI在工廠的滲透。“傳統工廠如同‘鋼筋混凝土森林’,AI難以穿透剛性架構,而精益智造島式工廠通過工藝‘化整為零’的架構革命,為AI提供了可計算的單元、可擴展的接口、可進化的生態(tài)。”高豐介紹,通過人工智能不斷自學習優(yōu)化調度、排產和品質監(jiān)控的算法,可以提升產線生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以及提升制造質量。
目前,這種生產模式能夠兼容車型數量已達到20個以上,實現人員效率提升30%、制造成本下降27%,制造時間減少35%,以及100%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追溯。
“采用精益智造LIM模式后,青島分公司的生產制造能力將進一步升級,助推青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加速壯大。”高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