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喊出全民智駕口號后,比亞迪多款非智駕車型打出“一口價”明牌,開啟“清庫存”模式。過去十日,比亞迪王朝網、海洋網共有10款車型官宣限時一口價,降幅約1萬元,最低起售價進入5萬元區間。
具體來看,海洋網6款車型于同一日宣布降價,其中,2025款海鷗(非智駕版)限時一口價降至5.68萬元起。秦L DM- i(非智駕版)降幅1萬元,起售價至8.98萬元起。除了緊湊型車型,定位中高端車型的漢DM- i(非智駕版)、唐DM-i(非智駕版)同樣官宣限時一口價,起售價降幅均為1萬元。此外,MPV車型方面,比亞迪夏限時最高置換補貼可達4.2萬元,起售價降至20萬元區間。
今年春節假期后,比亞迪改變2024年多款車型開市即降價的打法,通過“全系車型標配智駕”的戰略掀起新一輪競爭。博世智能駕控系統中國區總裁吳永橋此前表示:“比亞迪‘天神之眼’發布會引起了巨大反響。包括燃油車企、新能源車企等很多車企等高層半夜給我打電話,他們非常焦慮怎么在售價10萬~15萬元區間的車型配上中階智駕,不至于被淘汰,不至于落后。”
而在其他車企研究如何將智駕標配到10萬~15萬元區間的車型時,比亞迪已經一口氣推出21款智駕車型搶占市場。隨后的2個月時間內,十余家車企亦陸續推出全系車型智駕的策略,超過20款智能化新車扎堆上市。
隨著新車上市,舊款版本的車型如何銷出?比亞迪王朝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路天曾表示:“在經銷端,我們會采取一個合理的價格差對在售的非智駕版車型清庫存。”實際上,比亞迪“一口價”清庫存的方式,最早由上汽大眾發起,核心是將終端暗降促銷明朗化,并取消了經銷商議價的權限。由于“一口價”為銷量帶來的顯著效果,很快被上汽通用等合資品牌模仿。隨著汽車市場競爭逐漸激烈,一口價的策略也被諸多自主品牌車企采用。
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3月,比亞迪銷量約為37.74萬輛,同比增速約23.1%,較2024年3月約46.1%的銷量增速,出現放緩。2025年,比亞迪銷量目標定在550萬輛,同比增幅近30%。其中,海外市場成為銷量增長的新途徑,海外銷量目標約為80萬輛。今年3月,比亞迪銷量突破7萬輛,銷量占比提升至19.27%。今年1季度,比亞迪累計出口20.61萬輛,同比增幅超110%。
國投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比亞迪3月海外新能源銷量的增長原因,預計是新車型上市放量以及新增滾裝船投入使用等。3月以來,比亞迪在亞太、美洲、歐洲、非洲等各區域市場均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