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米發布了新一代的旗艦無線耳機Buds 5 Pro,標準版售價1299元,Wi-Fi版售價則是1499元,是小米目前發布的所有無線耳機中價格最高的。在官方的宣傳中,直接稱其將是4000元以內最強的耳機,作為一個HiFi愛好者,雷科技的冤大頭之一,我自然沒有錯過這個機會,火速購入并給大家帶來一次深度的評測。
圖源:雷科技
作為一個多年的米粉,雖然我買過不下于10款各個品牌的旗艦無線耳機,但是我實際買過的小米旗艦耳機卻屈指可數。畢竟對于米粉來說,小米的旗艦耳機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禁忌”話題,米粉知道這個產品線一直在更新,但是卻都避而不談,因為一次次的期待,換來的總是一次次的失望。
事實上,目前小米的耳機產品線中,評價好的基本都是Redmi旗下的產品,比如前兩年發布的Redmi AirDots 3 Pro(與原神聯動的那款),以及2023年發布的Redmi Buds 5 Pro。
不過,鑒于盧總(盧偉冰)夸下海口表示這款小米Buds 5 Pro將會是4000元以內音質最強的耳機,那么作為“死忠”米粉自然是要梭哈一把的,說不定這次真的與之前有很大不同呢?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讓我和大家盤一下這款小米“最強”耳機吧。
顏值在線,佩戴沒毛病
首先來看看外觀,雖然音質等方面一直被人吐槽,但是小米的旗艦耳機至少在設計上確實做得不錯,卵形外殼加上半身翻蓋設計,方便單手開合的同時也方便拿取耳機。而且,小米在充電盒上做了弧度斜切,基座和翻蓋使用了不同的噴涂工藝,其中基座用的是啞光的銀色漆,翻蓋則是用的亮銀的鏡面漆,讓外觀更具設計感。
圖源:雷科技
不過,雖然亮銀色的外觀極具科技感,但是就像大家想的那樣,這就是一個“完美”的指紋收集器,而且小米顯然沒有做太多的防刮擦處理,剛換新回來的耳機只是在桌面上放了一段時間,已經出現了一條小劃痕。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在經常需要與手指接觸的地方采用亮面材質的主意挺糟糕的,沾指紋且易刮花總是能讓初期的新鮮感變成煩惱。雖然戴保護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也就讓亮面設計變得毫無意義了,比如小米14的亮面邊框,估計也是被吐槽太多,小米15又換回了磨砂設計。
說回耳機,整體做工還是在線的,作為一款售價1299元的耳機而言,翻蓋的阻尼感均勻,接縫工藝也到位,耳機本體也沒有什么翻車的地方。耳機也采用了相同的拼色設計,不過磨砂銀的占比極高,亮面銀僅在耳機最外側,平時基本不會摸到。講真這個設計就很好,既有視覺沖擊力,又不會帶來額外的麻煩(實名吐槽一下某H系的一款耳機,全亮面設計好看是好看,就是完全沒有考慮過指紋和耳部分泌物的問題)。
圖源:雷科技
最后聊聊佩戴,舒適度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做了這么多年的耳機,不可能在這方面翻車,我曾經在長途航班上佩戴超過五小時,基本上沒有不適感,穩固度也ok,跑步、健身時就算動作幅度較大也沒有跌落的感覺。
不過,在寫這篇評測時翻到了小米Buds 4 Pro的圖片,然后突然發現兩款耳機的區別就是換了個顏色(只能說確實有段時間沒關注小米耳機了),這下小米耳機也有自己的家族式設計了。
“超強降噪”,效果差強人意
現在,讓我們來聊聊小米Buds 5 Pro的使用體驗,這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地方,作為一款1299元,號稱4000元以下無敵的耳機,到底是吹牛還是物超所值呢?
首先是降噪,因為沒有降噪測試設備,所以就先與大家聊聊實際體驗,測試場景覆蓋了地鐵、飛機、高鐵、鬧市區等大多數常見的噪音場景。在強降噪狀態下,飛機和地鐵的運行噪音仍然很明顯,如果是自適應降噪,噪音強度還會更高一些,考慮到不同降噪模式下音質的區別很小,建議全程手動拉滿降噪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