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多地住房政策密集調整的一年,從國家層面的建筑規范到地方政府的購房支持措施,一系列新規的落地正深刻影響著房地產市場。這些政策不僅聚焦提升住宅品質,更從居民需求出發,優化購房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推動行業向更安全、舒適、智能的方向發展。

一、居住品質升級:從層高到適老化的“硬標準”
根據最新施行的《住宅項目規范》,新建住宅的層高標準從2.8米提升至3米,臥室、起居室凈高不低于2.6米,廚房、衛生間凈高不低于2.2米。這一調整顯著提升了住宅的采光通風效果,也為智能家居、中央空調等設備的安裝預留了空間。此外,規范明確要求四層及以上住宅必須配置電梯,電梯尺寸需滿足擔架進出需求,同時電梯緊急呼叫按鈕的高度(0.85-1.10米)也充分考慮了老年人群的使用便利性。
在適老化設計上,新規提出多項細節要求:例如衛生間需預留扶手安裝條件,門的設計需避免內開阻礙救援;住宅小區內外需形成無障礙步行系統,公共出入口至少設置一個無障礙通道。這些規定回應了老齡化社會的居住需求,減少安全隱患。

二、空間利用優化:飄窗、陽臺等不計入容積率
新規對住宅空間的利用規則進行了創新調整。例如,部分城市允許飄窗(凈高不超過2.1米、進深不超過0.8米)和復式挑空層(層高4.2-6.4米)的投影面積不計入容積率。這一政策鼓勵開發商設計更具功能性和美觀性的空間,如挑空客廳、下沉庭院等,實際使用面積可增加約20%-30%,顯著提升居住舒適度。

三、購房政策松綁:限售取消與補貼落地
南京、漳州等城市近期調整了購房政策。以南京為例,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市取消商品住房限售,房產證取得后即可上市交易,加速了存量房流通。同時,政府推出“買新助賣舊”補貼,首批1億元資金對購買名錄內新房的居民給予合同金額1%的補助,疊加企業優惠,進一步釋放改善型需求。公積金政策也同步優化,購房人父母、子女可提取公積金支付房款,提取按月直付房租的范圍擴大,政策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底。
漳州則取消了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制度,由開發商自主定價,推動房價市場化。這一調整賦予企業更大靈活性,同時也考驗市場供需平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