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樓市數據出來了。為了避免有人不愛聽下跌這個詞,我特地使用了“負增長”,希望能給一些人心理有所慰藉。周一的文章講消費貸的又被舉報下架了,真無奈啊。
整體上看,3月全國樓市的情況跟上個月沒什么明顯變化,仍然是新房價格堅挺、二手房價格下跌的態勢。
先看看克而瑞怎么說。
2025年3月房地產市場延續止跌回穩態勢,供求穩步回升,環比持增,成交同比微增4%,庫存持續走低。二手房成交延續高位震蕩行情,環比增50%,同比增長21%。土地市場延續縮量升溫,3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積低于2月同期,但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蘇州等城市3月平均溢價率均超過20%。
成交量方面沒什么可說的,畢竟是小陽春,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有著明顯的市場熱度。包括3月多地的土地成交也出現了溢價,甚至還有不少地王冒頭。
3月,克而瑞的30個監測城市新房成交規模為1230萬平米,環比增長79%,同比上升4%。得益于春節后季節性需求釋放、政策寬松及房企促銷推動成交回升,一季度30城累計成交同比上漲7%。
新房方面,一線城市明顯強于二三線城市,一線城市3月單月環比翻番,同比增14%,累計同比增25%,增幅顯著高于二三線。北京、廣州和深圳均呈現出同環比齊增,尤其是北京,單月新房成交沖高至49萬平方米,累計同比正增19%。一線城市里僅上海單月同比下降7%。二三線城市僅成都、合肥等幾個城市同環比齊增,其他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量頂多跟去年持平。
這也驗證了我們之前說過的觀點,一線城市的樓市跟二線以下的樓市會越走越遠、越分越開,以后所謂的小陽春可能只會發生在屈指可數的幾個城市里,而跟中國95%以上的城市再也沒有關系。
二手房成交熱度也未遑多讓。3月克而瑞監測的3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同環比分別增長21%和50%,一季度累計同比增加22%。二手房成交的熱度同樣也主要聚焦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西安等核心城市,客群主要集中在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剛需/剛改客群。有些城市的樓市很不樂觀,像佛山、寧波等二線城市,3月環比增長為零,同比成交大幅下跌,可以說基本沒有吹到這一波春風,今年接下來的樓市預期很不妙。去年這兩個城市都有朋友在知識星球里咨詢我是否該賣房,不知道今年是否已經割肉離場,祝福一下。
以上所有的成交熱度,其實都在我們的預料之中,畢竟早在2月份我就預測到今年的小陽春一定會有,而且力度比去年強得多。(《這個樓市小陽春,危險越來越近了》)

但這個小陽春跟過去不一樣的是,量在價先的鐵則好像失效了。為什么會失效?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分析(《這個小陽春,誰是拖不起的人》)。3月的房價,我們來看看中指數據。
根據中指系統百城價格指數調查數據:3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6740元/平米,環比上漲0.17%,同比上漲2.63%。果然新房價格依然堅挺,堅挺的原因是什么呢?中指也說了,“受優質改善項目入市帶動”。說白了,就是現在市場上新房里的豪宅越來越多了,把平均房價帶高了。預計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下去,畢竟這兩個月的地王一塊又一塊,想不做高端都不行。
但新房價格堅挺跟老百姓有關系嗎?不好意思,一點都沒有。豪宅我們也買不起,普通新房的房價又沒怎么漲,即便漲了那也只意味著老百姓的入手成本更高了。新房到手就變成二手房,入手成本越高,保值增值越難。
代表真實市場情況二手房方面又如何呢?3月,中指重點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988元/平米,環比下跌0.59%,同比下跌7.29%,同環比跌幅均有所擴大。一季度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累計下跌1.51%。
我們前面看成交量數據本來熱血沸騰的,但看了房價之后好像也沒有那么熱血沸騰。在3月的小陽春里,房價居然仍然在下跌,跌幅還“有所擴大”。以價換量已經是鐵一樣的現實,這下看誰還能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