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領軍者,近日揭曉了其2024年度的輝煌業績。這家由中國南車集團與中國北車集團于2015年合并而成的巨頭,不僅穩坐行業收入榜首,更在綠色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領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根據最新財報,中國中車在2024年實現了2464.57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23.88億元,同比增長5.8%;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更是高達271.28億元,同比增長84.3%。基于這一驕人成績,公司慷慨地向股東派發了60.03億元的分紅,占全年利潤的半數之多。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中車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轉型,從傳統裝備制造商向綠色技術與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蛻變。如今,傳統鐵路裝備收入在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已降至44.82%,而風電、儲能、氫能等新產業則異軍突起,貢獻了35.05%的營收,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鐵路裝備這一核心業務領域,中國中車不僅持續鞏固其市場地位,更在維修服務上實現了突破性進展。2024年,公司維修服務收入達到417.83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首次突破18%,顯示出強大的盈利能力和市場潛力。從“造車賣車”到“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國中車正通過技術升級和戰略轉型,有效抵御行業周期波動帶來的挑戰。
在鐵路裝備主業穩健增長的同時,中國中車在新產業領域的布局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166.8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6.77%,其中60%的資金流向了風電、儲能和氫能等新興領域。這些投入不僅加速了公司在清潔能源與新興產業領域的突破,更為公司帶來了三分之一的營收增長。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代表,中國中車在造車主業上同樣不乏亮點。CR450動車組已完成樣車設計并成功下線,該動車組運營時速可達400公里,成為全球最快的高速列車。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提升了乘客的乘坐體驗,更展示了中國中車在軌道交通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方面的強大實力。
在風電領域,中國中車已完成從“零部件供應商”到“整機+儲能+運維”的系統集成商轉型。其20MW漂浮式風電機組年發電量可達1.4億度,配套的智慧運維系統更是將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兩小時。公司在氫能領域的布局也展現出勃勃生機,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實現時速160公里的全系統性能驗證,標志著氫能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重大突破。
在海外市場上,中國中車同樣表現出色。公司產品已出口至全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了顯著成績。2024年,公司海外業務收入達到283億元,同比增長2.18%。新簽海外訂單更是達到472億元,占總訂單的14.6%,顯示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潛力。
中國中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公司在新加坡新達城亮相的12米三門純電雙層客車,是其在新能源地鐵領域的代表性成果。該車采用寧德時代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通過優化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實現了單次充電續航能力的大幅提升和總體功耗的降低,滿足了城市通勤的低碳環保需求。
隨著全球對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中國中車正以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引領著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綠色轉型。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技術創新和戰略轉型,推動更多清潔能源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構建更加綠色、智能、高效的交通體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