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創新高、子公司引入戰投50億元、籌劃赴港上市……一夜之間,賽力斯宣布了3條大消息。
3月31日深夜,賽力斯發布史上最好業績報表: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305.04%;首次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59.46億元。與此同時,賽力斯子公司賽力斯汽車引入包括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在內的戰略投資者,增資合計不超過50億元。
一邊是財務數據大好,一邊是獲得戰投,賽力斯已經開始籌劃赴港上市,加入資本市場“A+H”的隊伍。
隨著華為車企合作陣營正日益壯大,問界不再是“唯一”,傳統車企紛紛加速轉型新能源,新老玩家同場競技,競爭烈度持續上升。問界能否守住市場,源源不斷為賽力斯帶來財富?
賽力斯最近9年財務數據一覽。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林子 制圖
研發費用大增
賽力斯在2024年營收、利潤雙豐收,其中營收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凈利潤59.46億元。
與此同時,由于問界銷售回款增加,賽力斯現金流有了顯著提升。2024年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25.15億元,同比增長251.93%。
業績豐收之下,賽力斯將大量金額用于研發。2024年,賽力斯研發費用為55.85億元,相較于上一年的16.96億元增長229.24%。
2024年末,賽力斯研發人員總數6201人,較上年同期增加1246人,同比增長25.15%;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較上一年度進一步提升,且研發團隊呈年輕化和高學歷化趨勢。
從實際成果來看,2024年問界全系智能駕駛升級至ADS3.0,用戶全年智駕里程超過11億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購買了問界商標、引望股權及閑置貨幣資金現金管理,賽力斯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在2024年為-165.09億元,相比于2023年的-29.72億元情況更為嚴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賽力斯在最近一年已經大手筆投資超過221億元,分別買下了問界專利、華為引望公司10%股權和問界汽車工廠。
此外,由于賽力斯本次銀行借款減少、歸還政府平臺融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1.66億元,相比于2023年的-12.69億元,情況更為嚴重。
“兄弟”品牌帶來銷量壓力
2025年初,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在其新年寄語中稱,賽力斯計劃未來三年內新能源汽車實現百萬量級目標。
但要達成這一目標并不容易。目前問界有新M5、新M7、M9這三款車型。賽力斯2024年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42.69萬輛,同比增長1.8倍,超額完成計劃。要實現百萬量級目標,銷量還需要再度翻倍。
在與華為合作之前,賽力斯業績在2017年達到凈利潤7.24億元的頂峰后就一路下滑,在2018年和2019年凈利潤均不到1億元,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連續4年出現凈虧損。如今在問界的“托舉”之下,賽力斯業績止跌回暖。
有分析師指出,問界對賽力斯的業績而言尤為重要。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紛紛推出新產品、新技術爭奪市場份額,每家車企都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壓力,沒有車企能成為“常勝將軍”。
3月13日,賽力斯發布今年2月產銷快報顯示,賽力斯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841輛,同比減少41.04%;本年累計銷量35747輛,同比減少46.72%。
而根據鴻蒙智行發布的具體車型銷量,今年2月奇瑞與華為合作的智界R7交付量為8748輛。相比之下,問界新M7在2月的交付量為5204輛,已經被智界甩在身后。
隨著華為合作車企不斷增多,除了問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外,上汽集團與華為合作的“尚界”也在路上,華為甚至還注冊了大量類似規格的商標,包括“君界”“江界”等。
作為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旗艦車型,問界M9 2025款上市72小時大定突破21000臺。
對賽力斯而言,“兄弟”多了,如何“搶飯吃”也成了壓力。
赴港上市籌措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