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咱們來聊聊廣汽集團2024年的“成績單”;營收利潤雙降、凈利潤暴跌81%的慘烈數據,讓這家老牌車企直接沖上熱搜。
不過最讓人好奇的是,為啥廣汽明明喊著要“強自主”,卻對傳祺這個親兒子品牌愛搭不理?今天咱們就掰開財報,看看這背后的“豪門恩怨”和“生存智慧”。
財報暴雷:利潤暴跌81%,廣汽的“中年危機”有多嚴重?
打開財報先來劃重點:2024年廣汽營收1077.84億,同比跌17%;凈利潤只剩8.24億,比去年縮水81%。這數據,簡直比股市里被割的韭菜還慘。
合資品牌“塌房”:廣豐、廣本兩大“利潤奶牛”銷量暴跌超20%,直接讓投資收益縮水15%。這就像家里原本賺錢的大哥突然失業,全家都得勒緊褲腰帶。
自主品牌轉型“卡殼”:傳祺和埃安加起來賣了78.95萬輛,雖然新能源占比55%,但總銷量還是跌了10%。好比學霸偏科嚴重,數學滿分但語文不及格,總分還是上不去。
價格戰“內卷”傷身:為了搶市場,廣汽全年狂砸180億補貼,結果銷量沒救回來,利潤反而被“薅禿”。這波操作,堪比雙十一剁手后吃泡面還債的打工人。
傳祺為何“失寵”?三大原因揭秘
明明廣汽喊著“強自主”,傳祺卻像個被冷落的“長子”,究竟為啥?
1. 資源有限,得先救“尖子生”埃安
新能源賽道“扛把子”:埃安全年賣37.5萬輛,雖然增速放緩,但新能源占比55%,妥妥的轉型主力軍。相比之下,傳祺的新能源車型(含混動)銷量18.6萬輛,雖然增長129%,但整體銷量還是靠燃油車撐場面。
所以,家里倆孩子,一個能沖刺清華(埃安),一個只能保底二本(傳祺),爹媽肯定先給清華娃報補習班啊!
2. 傳祺的“人設”尷尬:燃油車不香,新能源不夠硬
燃油車市場萎縮:傳祺主打的MPV和燃油車,在價格戰里被特斯拉、比亞迪們降維打擊。
新能源轉型慢半拍:雖然傳祺混動車型增長快,但消費者更認純電品牌(比如埃安)。就像諾基亞的塞班系統再流暢,也干不過蘋果的iOS。
3. 戰略調整:廣汽在下一盤“高端局”
抱緊華為大腿:廣汽砸15億和華為搞了個“華望汽車”,瞄準30萬+高端市場。傳祺定位中端,自然得給新項目讓路。
海外市場悶聲發財:傳祺在海外賣了10.2萬輛,增速92%,但廣汽現在的重點是東南亞工廠和歐洲市場,國內資源自然傾斜有限。
廣汽的未來:是絕地反擊,還是繼續“躺平”?
雖然財報慘淡,但廣汽手里還有幾張“王牌”:
海外市場成“救命稻草”:12.7萬輛出口,毛利率14.7%,比國內高出一截。這波操作,的確是在國內卷不動,跑去東南亞當“地頭蛇”去了。
技術突圍:L3自動駕駛、華為智駕系統陸續上車,明年還要量產飛行汽車。廣汽這是要上天啊(字面意思)!
合資品牌“回血計劃”:廣豐、廣本要搞平臺化降成本,新能源車毛利率目標15%。能不能成?得看日系車能不能放下“燃油車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