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說"理想就是力帆代工",直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今天用最硬核的證據,扒開造車新勢力最撲朔迷離的"代工羅生門"。
一、尾標玄機:車企身份證暴露的秘密
在汽車圈,尾標就是一張"身份證"。蔚來標注"江淮制造",高合貼著"悅達起亞",就連寶馬都要乖乖寫上"華晨寶馬"。但打開你的手機相冊,隨便翻一張理想ONE或L系列的照片——車尾永遠只有"理想汽車"四個字,這就是最直白的官方認證!
國家《汽車產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所有國產車必須在尾部標注生產企業名稱。這個鐵律下,理想敢不標"力帆"只有兩種可能:要么違法,要么壓根不是代工。而月銷3萬+的頭部車企,答案顯而易見。
二、6.5億驚天收購:一場被誤讀的"聯姻"
時間倒回2018年12月,一則"車和家6.5億收購力帆"的新聞引爆車圈。吃瓜群眾紛紛猜測:又一個代工故事要上演了?但翻開工商檔案會發現,理想收購的從來不是"力帆集團",而是其旗下已經停擺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這家空殼公司唯一的價值,就是那張千金難求的新能源生產資質。
當時國家已凍結新造車資質審批,擺在車企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像蔚來委身江淮,要么像理想豪擲6.5億買"入場券"。理想選擇了最硬核的玩法——直接買斷資質,自建常州工廠。從這一刻起,力帆已徹底退出牌局。
三、代工謠言粉碎機:產線里的鐵證
走進理想常州基地,你會看到:
- 全自研的增程器生產線
- 亞洲最大的一體式壓鑄機
- 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研發中心
這里沒有力帆的生產設備,沒有代工廠的工程師團隊。從2019年首輛理想ONE下線,到2022年重慶力帆汽車正式更名為"重慶理想制造",力帆元素早已被徹底抹去。更諷刺的是,如今力帆汽車反倒靠著理想當年的收購款重獲新生。
四、造車新勢力的"第三種選擇"
當友商們在代工模式里掙扎時,理想開辟了全新路徑:
2016年自購8000畝地建廠
2018年收購資質拒絕代工
2020年成為全球最快盈利的新勢力
2023年常州工廠產能突破40萬輛
這種"孤注一擲"的底氣,來自李想那句著名的"硬件必須自研自產"。事實證明,當小鵬還在為海馬代工品控頭疼時,理想已用零自燃記錄驗證了自產路線的正確性。
結語:下次再有人說"理想是換殼力帆",請把這三個事實拍在他臉上:
1?? 尾標從未出現"力帆"字樣
2?? 工廠設備與力帆零重合
3?? 力帆生產資質2018年已作廢
轉發這條真相,讓更多人知道:中國智造不需要"代工"遮羞布!關于理想汽車,你還被哪些謠言騙過?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