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行業步入智能化競爭的新階段,科技巨頭小米與華為的入局,無疑為這場變革增添了更多看點。兩者雖路徑不同,卻都在各自的領域內取得了顯著成果,尤其是小米SU7的上市,以及華為鴻蒙智行的快速發展,讓這場跨界競爭愈發激烈。
小米以其擅長的性價比策略,在造車領域迅速嶄露頭角。SU7系列車型,尤其是高性能版本SU7 Ultra,以驚人的加速性能和親民的價格,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雷軍“壓上全部身家再次創業”的故事,更是激發了粉絲群體的熱情,使得SU7在上市短短九個月內,銷量就突破了13.5萬輛。然而,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自主研發仍需加強,尤其是在三電系統和智能駕駛芯片方面,目前仍依賴于外部供應商。
相比之下,華為則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堅持不直接造車,而是致力于成為智能車時代的底層技術支撐。從芯片到算法,再到應用級技術,華為的自研能力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展現出了明顯優勢。鴻蒙智行系統的全量推送,以及ADS 3.0智駕系統的發布,進一步鞏固了華為在智能化賽道上的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3月19日,鴻蒙智行已累計交付68萬輛車,合作伙伴陣容不斷擴大。
小米與華為的競爭,實質上可以歸結為性價比與智價比的較量。小米通過極致的性能表現和親民的價格,迅速打開了市場;而華為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兩者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戰。
從布局思路來看,華為較早入場,面對的是一個傳統汽車仍占主流的市場環境。因此,華為選擇了市場容量較大的SUV車型進行正面作戰,快速提升了市占率。而小米作為后來者,則選擇了智能化競爭相對較低的轎車領域進行切入,以性能長板和價格優勢挑戰了特斯拉Model 3等車型。
面對小米的“繞后奇襲”,華為系并未坐以待斃。在SUV市場穩固基本盤的同時,華為也在轎車領域強勢入局。阿維塔06作為華為賦能的關鍵車型,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方面均實現了同級別領先的表現。其預售價格僅為21.59萬元起,還能享受諸多限時優惠政策,無疑是對華為系車型“高智價比”的完美詮釋。
阿維塔06的推出,不僅補齊了華為系車型的產品矩陣,更展現了華為在智能車領域的深厚底蘊。從C-NCAP 2024和E-NCAP 2026雙五星標準的安全開發,到同級唯一的前排雙零重力座椅和9安全氣囊,阿維塔06在安全性、舒適性和設計感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這款車型的問世,無疑將為25萬級智能轎車市場帶來新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