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心臟驟停失去生命時,沃爾沃汽車用行動證明:安全不止于鋼鐵之軀的被動防護,更在于對生命的主動擔當。2025年3月,沃爾沃AED道路使者聯盟迎來成立一周年,這場由14萬車主、奧運冠軍郭晶晶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編織的“心跳保衛戰”,正在改寫中國道路急救的敘事邏輯。
技術向善:從“安全堡壘”到“移動生命站”沃爾沃將97年安全基因注入公益實踐,首創“車載移動AED”模式——通過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合作,為車輛配備便攜式除顫儀,并聯動高德、百度、騰訊三大地圖平臺,構建覆蓋全國的“黃金4分鐘”急救網絡。數據顯示,聯盟成立以來,已有超過2000臺AED設備通過沃爾沃車主車輛實現動態部署,成功介入37例心臟驟停急救事件。
這種技術賦能的公益創新,延續了沃爾沃從三點式安全帶(1959)到側撞保護系統(1991)的安全革新傳統。正如公益大使郭晶晶所言:“安全不是冰冷的參數,而是讓每個生命都有重啟的機會。”
社會共振:14萬車主的“心跳守護者聯盟”在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沃爾沃發起AED急救技能培訓,通過“理論+實操”模式,累計培養1.2萬名持證急救志愿者。車主李女士的案例頗具代表性:2024年12月,她在杭州高架使用車載AED為突發心梗路人實施急救,從設備取用到完成除顫僅耗時3分17秒。
這種全民參與模式,推動中國公共場所AED覆蓋率提升至0.8臺/萬人,較聯盟成立前增長120%56。沃爾沃車主群體中,89%表示“隨車攜帶AED已成為出行習慣”,76%主動向親友科普急救知識。
未來圖景:AED 2.0與可持續安全生態站在一周年的節點,沃爾沃宣布啟動AED 2.0計劃:2025年將在全國新增500個急救培訓站點,并研發集成于XC90混動車型的智能AED收納系統,實現設備狀態實時監測與云端調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秘書長評價:“這不僅是企業公益范本的升級,更是社會應急體系的毛細血管再生。”
正如沃爾沃全球安全中心負責人所言:“當安全帶每年挽救超過100萬生命時,我們相信AED聯盟將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從北歐雪原到中國城市,這場關于生命的北歐敘事,正在技術溫度與人性光輝的交織中續寫新章。